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上的“开元”二字,却恰恰不是皇帝的年号,也不是时代或国名,而是开辟新纪元或开国、建国的意思。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通宝钱系代替五铢钱系后沿用近1300年,为秦汉钱制以来,中国古钱史上的又一巨大成果。主要有几个方面“1.首创钱、两十进位衡制。2.开创了钱文以八分隶书、楷书甚至草书的时代,一改以前的大篆、小篆形式。3.不再以重量名钱,改为“宝”或“通宝”、“元宝”。开元通宝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直读“开元通宝”或旋读“开通元宝”,钱文书体为著名的八分书,钱径八分,重二铢四lei(上下结构,上为品字形三个田字,下边为系字) ,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早期开元通宝轮廓深峻,文字精美。“元”字第二横左挑,稍后所铸、背有月纹;中期“元”字左、右挑或双挑,“宝”字较小,背常有月纹、星纹或星月纹;后期边廓较宽,铸工粗劣,大小不一并常有错范。
参考资料:www.baidu.com
公元621年,即唐朝开国的第四年,铸行了“开元通宝”。开元通宝的外形继承了北魏五铢和隋五铢的风格,钱文却别出心裁,既不是重量,也不用年号。“开元”,顾名思义,是开辟一个新纪元的意思;“通宝”,自然是作流通的宝货。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末,历时一千三百余年,中间还衍生出泉宝、重宝、元宝等等。最多的南宋嘉定铁钱,竟有十四种“宝”。货币称宝,说明它流通的范围和发挥的作用都比过去扩大,钱币名实都成为宝物而支配人类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