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发展历史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 cool Chiller,简称为Chiller!
在空调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和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系统,并得到了正在现场安装和修理有风管的单元式空调系统的空调设备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强力支持。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来的时候自己安装。同时,无风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动力下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进。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这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劝机、精细阀和电子控制器的本地制造商)组成的合资公司进行的。在90年代中国也从其它先进国家吸收了较大型空调设备的先进高新技术,并与多数是美国的大公司组成合资企业。现今,中国已是一个顶级国家,她的当地主要工厂和合资企业制造了大量SRAC和SPAC以满足增长的国内市场和出口需要。日本过去几年在把SRAC和SPAC机组出口到中国、欧洲和中东以建立新的市场。但是中国现今已是最大的空调出口国,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机组总数达500万台,2002年预计有750或800万台机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国内变频空调的发展应该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
1、技术产品导入期(90年代前期-2000年以前)。此阶段中一些有能力的空调生产企业引进变频技术并推出相关产品,市场也开始认识此类概念以及产品。在相关配件的国产化没有解决之前,价格上昂贵,所以很少能形成规模化销售。但是可以肯定地讲,由于海信等企业致力于变频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市场推广,无疑推动了中国空调行业的技术进步。
2、市场导入期(2000年-现在)。以2000年3月1日海信推出“工薪变频”为标志,变频空调器开始逐步在国内市场进行推广,这一方面促使市场机会扩大,另一方面也使不少企业迅速跟进,变频产品也成为企业形象产品。但是这段时期也是变频市场经历波折最多的时候,而国家标准的缺失则使其先天不足。所以尽管这段时间空调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超过2000万台,但变频空调总销量直到2002年也仍然刚超过100万台。
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变频技术和产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单转子变频空调。这是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器后的早期产品,压缩机工作频率在30-60Hz,制冷/制热可控范围不大,电控与普通分体机功能相当,但性能却优于普通分体机,因而容易被市场接受而商品化。当时日本国内有30%的变频产品属于此种类型,而1996年上海夏普在国内推出的AY-28/41EX亦属此类。根据当时中国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此类变频产品更易形成市场从而存在商业机会,事实上后来一些变频产品也是此类产品。
2、双转子变频空调——压缩机采用双转子结构、工作频率在20-130Hz,制冷/热性能可控范围较大,电控功能采用了较高级的仿智逻辑或模糊逻辑功能。这种产品由于性能较单转子优越,而且压缩机和控制器成本较高,故整机成本较同类定速机高50%左右。此类产品在日本市场约占40%比例,适合中、高收入群体消费者。而对中国市场来说,当时普通定速空调仍处于普及阶段,而且居民收入不高,一台此类型1P空调售价便近1万元,故市场机会较少。但同期不少企业开始引进此类技术,比如当时美的向东芝引进的变频技术即是此类档次。
3、直流变频空调。这是当时家用空调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压缩机要用双转子或涡旋式,而压缩机内电动机则采用直流转子结构,工作频率在15-160Hz,制冷/热可控性能范围大,电控部分则采用更高级的智能控制方式,风机也采用数字电机,精确控制转速,膨胀阀也采用电磁膨胀阀精确控制冷媒流量。这类产品整机成本约是初级型单转子变频机的两倍,在日本此类机型占总比重30%,为高档次消费者所接受,而对当时中国市场来说则有点勉为其难,从而难以商品化。
4、变频多联系列。这类产品是在第二类双转子变频空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包括一拖二/三的家用和一拖多商用等多个品种,其最大特点是拖动多个室内机实现制冷/热,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变频机组的效力,高效且省电。但是此类产品技术含量高而且安装复杂,对当时中国空调行业而言属于高端技术,而且其多联功能使得可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其成本高昂,初期一次性投入巨大,短期内在家用领域难以形成市场,但商用机会较大,因此一些空调厂家开始关注此类技术并推出系列产品,比如春兰曾经推出的变频一拖二/三组合产品、上海大金推出的变频多联系统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03310.html http://www.globrand.com/2006/03/24/***********-201835-1.shtml
空调的发展历史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 cool Chiller,简称为Ch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