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这片高寒缺氧的神奇土地,虽然不适合人类生存,却是藏羚羊等大量野生动物的天堂,更是众多科学谜团有待破解的神秘之境。可可西里地区曾经的沧海如何变成今日的高原?藏羚羊为何拖家带口大规模迁徙?一些珍稀物种是否因环境变化而在近期内消失?一系列科学谜团吸引着科学家们。1990年,中国科学家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2006年10月13日11位科研工作者再次踏上征程,展开为期50天的综合科考,搜寻证据,努力向世界揭示这一地区更多鲜为人知的科学秘密。
青藏高原“脊柱”形成之谜
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早在其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已展开。他在此次科考出发前表示,青藏高原核心地区发育着一个2500公里长,相对高差1000米、宽度约100公里的亚洲大陆分水岭,以北为太平洋水系,以南为印度洋水系,是目前高原上的重要气候分界线。他说:“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青藏高原的中央山脉则是它的‘脊柱’。这条重要的气候分界线,穿越了可可西里核心地带,而本次考察将主要考察其地质形成机理和对中国乃至世界气候的影响。”丁林此次带着他的两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期望通过考察,能破解青藏高原的“脊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随行的科考人员还认为,青藏高原中央山脉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岩石圈深部的汇聚地区。同时,可可西里也是一个潜在的大型矿集带,期待通过此次考察,探索这一地区铜、铅、锌、金矿床成矿潜力和分布规律。
藏羚羊大规模迁徙之谜
可可西里的精灵——藏羚羊——每年都要拖家带口地进行大规模迁徙,而距青藏铁路180公里的卓乃湖是藏羚羊的大产房,每年6月至8月上万只雌性藏羚羊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齐聚这里产仔,繁衍后代。这些年科学家一直想搞清楚藏羚羊分布的季节性变化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大规模迁徙,现在人们用气候、水源及土壤等原因来解释多为猜测,希望通过这次可可西里腹地的考察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搞清楚。”此外,青藏铁路穿过藏羚羊传统的迁徙路线,建设者出于对藏羚羊传统迁徙路线的考虑特意预留了许多通道,但藏羚羊等动物是否认同?从目前看虽然影响不大,但长远观之会不会从此青藏铁路把原来一个藏羚羊生物群分为两个?
此行动物专家期望通过考察了解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种群变化和迁徙规律,为青藏铁路修建以后,如何更好地合理保护野生珍贵动物提供科学依据。
可可西里怎样由沧海变成了高原
可可西里地区现在是一种山间夹盆地的高原地貌,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雪峰林立,山间湖泊与盆地罗列,但这种山峦重叠并非自古已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国博士认为,可可西里地区现在的高原可能只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如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及白垩纪最早期就是一种海洋的环境。他说:“可可西里地区从那时起确实经历了一个由海洋到陆地再到高原的变迁过程,其他时代的化石记录也告诉我们,可可西里地区在侏罗纪之前可能包括了几个分散的板块,它们相继拼合、连接,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可可西里。”
但是,重建整个可可西里地区这一完整的演变历程谈何容易,因为这一演化历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当巨大的基础古生物化石资料。李建国博士希望这次科学考察,能有重大收获,以期更好地解释可可西里地区究竟怎样由沧海变成了高原。
一些珍稀物种是否会在近期消失
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植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基因库”。这里生长了许多具有抗缺氧、抗疲劳、防癌等特殊作用的药用植物。曾参加过1990年可可西里综合考察的研究员杨永平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一些珍贵物种有可能在近期消失,因而对其保护刻不容缓,如可可西里地区众多湖泊边的植物随着水面升高而受到影响。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的本次科考队员段元文博士表示,此次将是国内对可可西里地区种子首次全面采集,将会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充实和丰富我国种子资源库的建设。
可可西里究竟有没有活火山
可可西里地区是著名的火山区。火山活动在地表留下的产物或遗迹,是人们认识地球、了解火山的活教材。美国著名火山研究专家上世纪80年代汇编世界各地一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活火山资料时,曾列入可可西里地区一无名火山,于1973年7月16日再次喷发。我国最年轻的“活火山”可能出现在可可西里,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专门研究火山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江东辉此次随队考察。他说,活火山多发生在板块边界地带,大陆内部的活火山极为罕见,在我国内陆地区尚未发现历史上有过喷发的活火山。可可西里1973年出现火山活动,无疑为我国特别是内陆地区活火山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然而,可可西里1973年究竟有没有火山喷发?这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因此,寻找和确认可可西里火山正是此行任务之一,期待获得更多野外第一手资料。
可可西里有着太多尚未揭开的科学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谜底。这块神秘的土地、野生动物的乐园由于海拔较高、气压偏低、氧气稀薄而被视为“人类的生命禁区”,然而,由于放牧、采矿、盗猎等人类活动的存在,可可西里作为“无人区”的范围正在越来越缩小,甚至其核心区也有放牧行为的存在。科考队队长丁林说:“自1990年科学家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以来这一地区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揭示其十多年来生态与环境变化的趋势,考察人类活动对这一地区究竟产生何种影响正是此行的考察目标之一。我相信这次考察将会有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