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健雅

陈奕迅

这台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一向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评审原则,来设置每一项奖项以及确定每一项奖项的得主。若以这个大原则作为背景,那可以说还是能比较客观真实反映出过去一年中国大陆地区流行乐的一个大体状况。强调中国大陆,并非只因为这台颁奖礼是由大陆主办方主办,而是在以整个华语流行乐作为一个大背景,再以地区而言,形成的流行特色各不相同,所以在港台地区的大热歌手不见得可以成为大陆颁奖礼上的王者,换句话来说,与其说这是一台流行乐的一个大总结,不过如说这台颁奖礼更能体现的是自我的风格与特色。
从港台地区提名名单上来看,陈奕迅依旧是内地华语流行乐的风云人物,这个你不承认也不行,纵然是能够以销量见长的周杰伦也无法媲及。所以仅一个提名,陈奕迅就占了极大的优势。当然最终成为大热的原因少不了的还是实力与音乐的相互体现及在内地地区的影响力。而反观其他几位有机会入围“最佳男歌手”奖项的歌手,无论是内地乐迷新宠方大同,还是在内地红回台湾的林俊杰,又甚至是颁奖礼上最为活跃的黄立行,实力倒都不差,只可惜欠缺了影响力。说起来他们还真没有几首能像陈奕迅的《呼叫转移》、《k歌之王》那般在内地大热不褪的歌曲,换句话说,资质还是嫩了些,金曲还少了些。所以方大同最终获得“最佳编曲奖”、“最佳唱制作人”也算是评委对他作品偏向于创作上的肯定。当然从陈奕迅获得的五个奖项来看,无不表现出几位评委对陈奕迅的肯定与亲睐有佳,就整体而言《不想放手》最突出的地方还是在大碟整体性的统一与全方位的出类拔萃。
而港台地区女歌手方面,坐了两年冷板凳的蔡健雅最终获肯定,抱回两奖。不过就蔡健雅去年在乐坛的成绩来说,实在有些惹非议。但本身这个颁奖礼的奖项设置就比较“精益求精”,而相对同时获提名的几位女歌手而言,王若琳还不够火候;萧亚轩也只是深的乐迷厚爱;梁静茹没有大碟作品;范玮琪更是只有精选,于是蔡健雅的脱颖而出也就顺理成章,怎么说她也是获得过两届台湾金曲奖的歌后,在大家都是矮子的同时,也只有她的腰板能挺得比较直。所以现在想想,当初这些投票评委看到最佳女歌手入围名单的时候或许还真是会有些犹疑与纳闷——一时都还真不知道怎么选,不是都太优秀,而是全年都太低调了。
整体上来说,内地部分几个极具份量的奖项获奖名单惊喜与无意外并存。除了“年度最佳男女歌手”奖项外,“内地年度最佳专辑”不过也是许巍或王筝其中一人的囊中物。所以要说王筝是黑马,那也就是“内地年度最佳专辑”让人颇感到了意外。
许巍就不多说了,去年内地乐坛能叫好叫座的大碟作品本来就不多,许巍的这张《爱如少年》当时能与销售王周杰伦一前一后的发行,自然他对这张作品的成绩是抱有十足的自信,果然一面市,电台播放率高,排行榜上多首作品轮流做庄,还真是眼红死一片人。不过《爱如少年》还真不是虚有其名,至少来说全年在内地市场上得到一致推崇的作品还真是唯独有他。
到底还是有实力相争的对手太少,所以轻易取胜也就不足以为奇。而王筝的《没有人比我更爱你》整体上来说突出表现在气质偏向于文艺式,除了这个文艺特色,在风格上俨然完成了由一个女孩向一个母亲转变的一个角色,而转变之后,温暖,细腻是最为人所感触。而想必这一在音乐气质与风格上的变化也是成为她能受到音乐风云榜格外赏识的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整台颁奖礼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真正是以为鼓励及嘉许音乐人为主旨而举行的颁奖礼,这与其他颁奖礼在噱头与娱乐上大作文章的风格是大相径庭的,特别是对摇滚乐的嘉许与鼓励,我想这不是任何颁奖礼都可以做到的,这一点是最让人敬佩的。另外颁奖礼从一个侧面将过去一年大陆地区的华语乐流行风向进行了一个比较客观地总结,并且所有的获奖名单格外保密,这也是大会所不断提及的“权威”与“专业”的体现,让人更为这张成绩单给予信服感。不过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更多的在各奖项的提名名单上,个人认为提名名单过于片面与狭隘让大众整个奖项的期待值降到最低,而这种欠奉新意的提名也让更多优秀的作品成为了遗珠。文 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