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用了足够长的时间证明,过去的一年,是香港电影的新低点,以致最佳电影其实更应该空缺。至于《叶问》,一部用近两个小时展现一个男人打木桩的电影,除了在动作上有其细腻的中国特色和点到为止的文化特色,也再没有值得炫耀和褒奖的空间。
而最终的奖项结果,恰恰体现了香港电影失去自身特色所面临的最坏结果,投资最大的《赤壁》除了在技术奖项上得到肯定之外,则没有得到任何与表演有关的奖项,而大片作为电影市场的巨无霸,这也许是想说明电影可以和东莞的世界名牌一样贴牌批量生产———香港电影可以变成一个纯粹的生产基地,但假如这样的话,一旦出现更廉价的市场,香港电影这个生产基地就会被彻底取代。
同样的,我们在颁奖礼上,也看不到2003年那个“无间道”的年代,那年还有主持人以团结的口吻来励志和打气,一种冷酷的工厂气氛弥漫着整个电影业,以至于那种自扫门前雪的冷漠让时间变得贫血。
尽管张家辉与廖启智的得奖让整个夜晚多少有点血性,只不过有着最佳表演的电影《证人》(中国版 法国版)似乎作为电影整体又普遍没人看好,而比这个现象还要奇怪的就是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当主流的思想被大片、合拍、上映、套现所折腾的时候,许鞍华用向后退的姿态完成了这部新电影,结果,大家就仿佛从来没有看过电影一样,为一部出众、奇特、挖掘人性、展现香港文化的电影所惊叹,于是就催生出许鞍华的新新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到此你可以发觉,许鞍华不过是用一部“毛片”打败了工业链条上所有的正规产品,这也许是对山寨精神的一次全面褒奖。也许你会觉得《天水围的日与夜》没有这么不堪,讨论人性的电影永远不过时,但对于整个电影业无疑是自嘲,懂得欣赏最佳导演的人真少(据说票房10万),你或许会说好莱坞也经常把奖项送给对票房没有帮助的人,可事实是,《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新意只来源于整个电影圈的集体失忆,而《天水围的日与夜》在电影艺术上并不出众,只能算一部没有失误的老电影。
其实,我都不喜欢张家辉在获奖词上的打工仔心态,但这也不过是电影式微的连锁反应之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