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 类型:战争、传记
身患糖尿病的拉贝鼓励难民坚持下去。
观影评分:78.85 观影地点:金宝汇百丽宫影院 观影时间:4月28日
30位本报读者参加了《拉贝日记》的观影活动,大家给出评分为78.85(满分100)。这部电影从一位德国人的视角去刻画南京经历的浩劫,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观众间最大的评分差异竟然有75分之多。
故事 结尾欢送太俗套
63.3%的观众想从外国人的视角了解南京大屠杀,所以前来观看《拉贝日记》;73.3%的观众觉得,印象最深的内容是纳粹旗保护难民,26.7%的观众觉得日军进行百人斩的戏让人难忘。
《拉贝日记》从一个德国人的角度审视南京大屠杀,叙事角度相对“国际化”一些。因此我们很容易在电影里看到一些大片的常用套路,比如拉贝和妻子的生离死别等等。观众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大屠杀历史,但是这个历史却太集中在个人身上。影片中,拉贝多次与日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抗争,用纳粹旗保护老百姓这一段,无论从视觉还是故事起伏来看,都很抓人,因此得到了观众们的赞扬。影片结尾,拉贝在南京市民的大声欢呼中离开了,则显得过于俗套,这些也引发了观众对“要历史还是要戏剧效果”的争议。
角色 拉贝完美医生抢眼
56.7%的观众觉得拉贝最出彩,43.3%的观众觉得威尔逊医生表现最好。
虽然这是一部以拉贝为中心人物的电影,但是他并没有占据全部的“风头”,多位配角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美国演员史蒂夫·布切米在片中扮演愤世嫉俗但是却很善良的威尔逊医生,他一方面大力抨击德国人,一方面却努力救助中国难民,在与拉贝熟识之后又成了最好的朋友,该角色因此显得立体、丰满。加上布切米出色的演技,这个角色几乎成了片中的第二男主角。
导演答疑
新京报:《拉贝日记》戏剧冲突感很强,比如拉贝妻子乘船出港即遭日军轰炸等等。整部影片虚构的内容多吗?
加伦伯特(影片导演):《拉贝日记》不是纪录片,而故事片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情感传达给观众。如果非要以百分比说的话,《拉贝日记》有80%是完全真实,20%是创作虚构。但我保证,影片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是反复考证,比如“百人斩”那场戏里出现的报纸,就是当年那份日本报纸的原件。在历史问题上我们是不会马虎的。而拉贝的妻子乘船出港即遭轰炸,恰恰是一半真实一般虚构,真实的是,那时他的妻子真的走了而且遭到轰炸,拉贝误以为她死去。虚构的是,那时她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而不是轮船。
新京报:本片并未通篇刻画日军暴行,更侧重描写拉贝个人的相关经历,这样的叙事角度也能反映战争本质吗?
加伦伯特:战争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史上关于这一问题的阐述和研究汗牛充栋,但有谁说得清?《拉贝日记》是一部讲述爱与希望的电影,这也同样是它不能通篇刻画日军暴行的原因。如果是那样,我们的电影又和纪录片有什么分别呢?当《拉贝日记》让西方世界了解了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让普通观众感受到黑暗中的光明。采写/本报记者 孙琳琳
■ 观众评语
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95分
向拉贝先生致敬。95分
避免历史重演,还要自身强大。90分
人物性格饱满,结尾欢送场面太刻意。90分
爱情戏有点多。85分
视角新颖,从外国人角度反思浩劫。85分
为了衬托拉贝的高大,其他人都太麻木了。85分
很震撼,人性真情流露。80分
一个过于完美的“辛德勒”。80分
期待过高,略感失望。75分
以情动人,特效成了鸡肋。70分
隔靴搔痒,不痛不痒。50分
观之无味,苦难的表现不写实。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