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越狱》特别篇《The Final Break》(《最后一越》)北京时间5月25日在以色列举行世界首映,这部两小时的特别篇揭晓迈克的死因——莎拉因杀人罪被政府判处25年徒刑关到一处女子监狱中,迈克为救她做出了过激行动。至此,历时四年的《越狱》正式落下帷幕……[评论]
2005年,FOX的冷门剧作《越狱》忽如一夜火遍全球;
2006年,逃出生天的囚犯们趁势加油,继续全美挣扎;
2007年,曾经风光一时的《越狱》在批评声和罢工潮中进入鸡肋时间。
2008年,《越狱》第四季经历生死未卜终于决定开拍,并终成最终季。
2009年,在micheal scofiled的墓前,我们和《越狱》说再见。

《越狱》特别篇宣传海报
在这4年里,《越狱》是全世界的惊艳一刻,也一瞬间成为了巨大的偶像输出场,它用热烈狠辣的风格开篇,聚焦了无数人的关注目光,又迅速的每况愈下,在苟延残喘中狗尾续貂,在鸡肋评论声中持续纠结,最终用一个略显仓促的平淡结尾颓然收场。
虽然并不精彩也难称经典,甚至它的结束令人多少有点如释重负,但作为一部在国内最有群众基础的美剧,它对中国美剧迷群体的意义依然可谓里程碑式的。
05年之前的中国,虽已有70年代的《神探亨特》,80年代的《成长烦恼》,和90年代《老友记》的流通,但美剧之势只能算得上只言片语和单打独斗,美剧迷只是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大学校园中的个体。
而05年出生的《越狱》则借助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背景,令美剧正式开始了寄生于网络的流通史,并见证其成为了全民性的草根娱乐活动。它的人气爆棚一方面带动起了诸多美剧的网络流通,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热潮,繁衍了粉丝效应下的翻译组的产生,而它波长绵绵的症候群和影响力催生了更多美剧群涌之势,因而也见证了美剧在中国由小众符号成为了强势文化,并拥有自身商业价值的过程。
或许,国人没有机会跟随物理时间去见证老剧如90年代初开播的《老友记》《急诊室故事》等的开头结尾,也尚无法共享一些21世纪后开播,但如今未能完结的新时代剧集如《迷失》《绝望主妇》等的全过程,因而,《越狱》基本成为了第一部拥有超高知名度的“生活伴随式”电视剧,也是拥有无数见证人的完结剧集。
在这四年里,michael出入监狱数回,sara死了又活,lincon有了新女友,《越狱》从好评如潮到尴尬无奈;在这四年里,米勒来华数次,T-BAG也登上了大银幕;在这四年里,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看美剧,各类美剧分门别类的进入国内,美国与中国在美剧方面的时差几乎只有10个小时,诸多美剧论坛和博客拔地而起;在这四年里,有些人跟着《越狱》度过了自己的大学四年,有些人经历了结婚生子,有些人换了工作或者升了职。在它正式结束的时候,剧情如何早已经不是重点,而是那种与己息息相关的空间人生嘎然而止的感慨,让终须一别却难以言表的惆怅而来。
到底是我们见证了它的盛世兴衰,还是它见证了我们的悲喜人生,它的最初和最后,起点和元年在某些剧迷心中成为了自我人生的纪念日。而它开启的美剧时代依然属于我们今后的人生漫漫,在回过头重新在纹身,纸鹤,大牢和无数险象环生中快速过带之后,我们和越狱正式道别。
结局篇大揭秘:
“米帅”死于脑瘤,观众大跌眼镜 四年来中美观众观点大不相同
解析:全球观众趋之若鹜为哪般?
你对《越狱》的结局是否满意?
满意,各归各位,算是圆满了
非常不满,迈克不该死
太好了,总算完了,拖沓死了
你是否是《越狱》的死忠粉丝?
是的,每季都追着看
不算是,想起来就去看看
不是,看完第一季就忍受不了了,太拖拉
根本就没看过
第一季——打通封闭的物理世界
第二季——命悬一线的亡命天涯
第三季——千疮百孔祸不单行
第四季——大结局善恶有报却难免尴尬第一季——打通封闭的物理世界

迈克一亮相,粉丝便奉他为”米帅“
从理论上讲,《越狱》故事本身的起始颇为传奇,因而格外抢滩眼球,智慧性的帅哥主角入狱凭借己力救哥哥脱险,这种赢面很小的赌博式的起因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过分夸大主角能力的感觉,而《越狱》在独具匠心的物理设计包装下推出的依然是一个完美的美国式的英雄。

迈克身上的地图纹身

迈克全身有14处纹身
虽然对于其大背景和大环境的设置,至今依然有不少诟病,但《越狱》的开始到底胜在了局面设计感的精巧独特。将地图和计划全部文身的冲击性,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特殊性让越狱的进行技术性展现,以及打破物理高墙的空间封闭下的危险和冲突,矛盾集中且新奇和独特,加之封闭空间打突破口,本就利于矛盾和人物进行集中,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计划能力竭力超越观众想象,如今细究起来,许多地方的布局真实感欠奉,但还是要承认,在剧情当中,它的确拥有悬疑紧张和出乎意料。长着一张漂亮脸的主角micheal小哥也算得上“少女+师奶”杀手,因而在定位时针对男性观众的《越狱》最终收获的是52%的女性观众。
自此,监狱题材的剧集好像因为这部新锐电视剧而再次成为热点和人气话题,单纯针对监狱题材而言,《越狱》略显幼稚,其中模式情节化的故事和模式危险化的监狱生活,比起较早前HBO出品的,中文译名为《监狱风云》的美国长篇电视剧而言,毫无疑问如幼儿园般简单而天真。
不过切入点和受众不同,再多不完满,《越狱》第一季仍然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精品,至少它气质冷峻独特,且生生抓住了眼球,有关的一切批评完全无法抹煞它本身出挑的设计感和紧张气氛。
你对《越狱》的结局是否满意?
满意,各归各位,算是圆满了
非常不满,迈克不该死
太好了,总算完了,拖沓死了
你是否是《越狱》的死忠粉丝?
是的,每季都追着看
不算是,想起来就去看看
不是,看完第一季就忍受不了了,太拖拉
根本就没看过第二季——命悬一线的亡命天涯

第二季中的他们,逃出生天
如果第一季的《越狱》被称为《刺激1995》加长剧集版,那么,应运而生的第二季则成为了《亡命天涯》的剧集版了。
第一季中,编剧希望产生人物碰撞的博弈效果,安排了10个人进入越狱的行列,进入第二季,有8个人逃出生天,如若继续,戏份难免大大分散,毕竟,没有监狱这个特别场合,已经不能总是将人物集中到同一场景。既然决定开拍第二季,FOX也加入了新的魅力人物来增强收视,最终把剧情重点拉回到兄弟的身上,并且将人顺利集中和少数分流。
而剧情到了第二季,《越狱》本身异军突起起来的优势完全的大大减弱了,新奇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逐渐消失,一群人走出了监狱,剧作的空间感变大,情节再怎么设计,也就无非是一部普通的“亡命天涯”超长版,逃亡的桥段也不见新设计,汽车、跑步、跑步、汽车,闯入人家,杀人、被杀、受伤、一次次的被逼近一次次的再逃脱。貌似需要巧合和运气的成分增多了,而设计和人为因素越发减少。

第二季加入的人物Mahone(马洪)被认为是最大看点
相比第一季的设计,第二季的主打恐怕是猫鼠游戏,新加进来的消瘦暴躁又神经质的FBI恐怕是要作为和micheal在智商上分庭抗礼的存在而设置出的,他们的思维想法水平接近,使得逃亡过程增加了曲折性和危险性,也让猫鼠之间的距离在不停的缩小再缩小。
从狱中出来,在人群中生存和角力是《越狱》的必行选择,也是让男主角micheal成长的方式,第一季的他更类似于一个英雄,一个天才,一个万能的角色,对于局面的出乎意料精准的掌控和暗藏了然的深深的眼睛,斗智斗勇的一步一步走出来。一个目标,整套计划,稳步向前,意外和危险出现,继而解决。
但第二季不同,他要解决的不是象征物理世界的高墙,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们的关系,而他的越狱team回到正常世界需要解决的事情以及内部纷争,第二季的micheal更多体现的是力不从心,而对其善良的固定设置也让他的处境更加的虚弱和绝望。

Michael与Sara的感情,在这一季中得到了升华
这一季有种放不下身段的尴尬感,感觉如同一个瓶颈,但又不肯走出第一季固有的大设恢宏悬疑的习惯,另外,令广大女影迷黯然神伤的事情发生了:……米帅,他陡然变肥了。
你对《越狱》的结局是否满意?
满意,各归各位,算是圆满了
非常不满,迈克不该死
太好了,总算完了,拖沓死了
你是否是《越狱》的死忠粉丝?
是的,每季都追着看
不算是,想起来就去看看
不是,看完第一季就忍受不了了,太拖拉
根本就没看过第三季——千疮百孔祸不单行
《越狱》第三季十大穿帮镜头

第三季宣传照
07年第三季初播下,《越狱》出师不利,开始传出女主角sara的扮演者因相夫教子生孩子而拒绝出演第三季,剧组无奈之下为她安排了斩首的痛楚结局。在收视率为天的美国,玩悲剧情结一向不是非常合理的选择,更何况sara角色本身所承载的意义几乎超过了micheal的哥哥,让她一死而去。

第三季安排了sara的死去,图为纸箱中sara的头
剧情方面,第三季让micheal再次回到封闭高墙中进行越狱,以图复制第一季造成的封闭感和紧张感,可惜,本季第四集播完后又祸不单行的赶上编剧罢工,全季潦草播出了13集后,迅速结尾,如今我们看到的《越狱》是否是剧组最初构想的还真是不确定。
在第13集的最后几分钟,撑了三年的《越狱》忽然文艺和温柔了一把,Michael拿到了他在头一季中叠给sara的纸玫瑰,在可以脱身的时候还是决定回去复仇。车座上放着枪和玫瑰,奋力求生的越狱和生死夹缝中夭折的温柔好像在这一刻汇合,镜头外响起的是西班牙女声居然有点凄凉悲怆的歌声,镜头内闪回了第一季micheal和sara初遇时一朵纸玫瑰的情缘。而这个平淡、文艺、仓促的结局却令无数越狱迷唏嘘不已,即便彼时的《越狱》已经获得所有人众口一词的口诛笔伐,但大多数人依然支持第四季的开播,至少希望这部曾经凝聚了热忱与爱的剧集,即便终须一死也有一个令人侧目的死法。
你对《越狱》的结局是否满意?
满意,各归各位,算是圆满了
非常不满,迈克不该死
太好了,总算完了,拖沓死了
你是否是《越狱》的死忠粉丝?
是的,每季都追着看
不算是,想起来就去看看
不是,看完第一季就忍受不了了,太拖拉
根本就没看过第四季大结局善恶有报却难免尴尬

迈克与莎拉的永别一抱
把《越狱》拖了4年之久想必是FOX始料未及的,这类需要几分钟一个高潮,一集一个布局,环环相扣的剧作太考验头脑和功力,对于编写高强度的《越狱》,编剧们也失去了部分耐心。
看得出收尾相的第四季从开篇就略显平淡拼凑,毫无热情,用几个没有说服力的镜头和事件迅速的将主要人物凑在一起,并牵强的写出了“company”作为对立面,矛盾集中在6张卡片上,并促使主角team进行《12罗汉》式的合作盗卡行为,虽有突破的野心,但鸡肋意味过重,故事与之前的越狱关系已经不太大了,更像一个新的故事,也只是为了给诸位粉丝一个交代。
在剧情上无大卖点和新意的《越狱》此番打出了角色牌,不仅强行让已经死去的SARA离奇复活,更以洒狗血的气势编写主角michael患上了脑瘤绝症,令众人在瞠目结舌的呆滞之余感受到了韩剧的气息。可以说,自《越狱》第四季开播之日起,从演员到编剧,从导演到剧迷,都默契十足的翘首期待着本剧的大结局,追剧欲望已经变得软绵绵了,但有一大半的观众都想看看《越狱》到底会如何收尾。

将军终于被送上电椅,此刻的他真正的怕了
作为一部有着广泛受众和好莱坞血统的剧集,《越狱》的结局其实很难拿捏,承载着道德总结,情感煽动和剧情出奇等各项任务,在这些要求的桎梏下,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善恶有报的大团圆收场,最后我们看着michael的妈妈死在sara手下,将军被送上了电椅,主角们在签署了一份奇怪的文件后就重获自由,如此的平淡潦草,以致于那句“It’s over”的台词未能产生任何时光如梭的唏嘘催动。

T-bag重回监狱

Self特工成了不能自理的废人
而片尾的5分钟,是属于《越狱》最安静的时候,那股尘埃落定的忧伤难以言表,《Lay It Down Slow》的音乐响起,我们看到Don-Self空洞的坐在轮椅上,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停留在改变世界的梦想里?T-BAG回到了FOX-RIVER,继续拉出了半截裤兜为非作歹,仰望天空时,他是否依然会念叨着那句“我们是自己的俘虏,被禁锢在自己造的牢狱里”;Scurce与女儿团聚,享受天伦,他今后还会为爱天涯海角吗?而Mahone却在寄出写给前妻的贺卡后,与黑人同事牵手亲吻,走出前尘重新开始;kellerman大难不死后当上了议员,坐上汽车后又会有怎样的甘苦自知。而林肯与sofia则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幸福生活。

我们将随着剧中主演一起来到迈克的墓前,与他告别
那些陪伴我们四年的角色们在此时在拼接的镜头中毫无惊喜的各有归属,平淡普通得令人恍惚,最终他们一起站到michael墓碑前却多少有些突如其来,即便剧迷们有些惊愕,但在那一幕来临时,相信每一个越狱迷都会像剧中人一起沉默立于michael的墓前,在“Lay It Down Slow”的歌声中与michael告别。
《老友记》10年落幕时,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空荡荡的房间和永远的6把钥匙;《成长的烦恼》结束时候,我们看到那搬空的家中墙上刻着“mike seaver was here”,而紧张奔波了4年的《越狱》的最后则定格在michael的墓碑前,上面写着:
“Michael Scofield,10.8.1974-11.4.2005,
Husband,Father,
Brother,Uncle,Friend。
丈夫,父亲,兄弟,叔叔,朋友。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欲变其世,先变其身。
可以说,每一部美剧都是一个时代,而它们的起承转因开头结尾,都可以借用《搏击俱乐部》那句名言来形容:
Everything up to now is a story,
and then after now is a story
之后凡此种种,也是故事,没有《越狱》陪伴之后的人生,我们依然继续。
无论如何,谢谢你,再见。

《越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