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叫顺溜》(以下简称《顺溜》)自6月19日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来,收视率不断创新高,到21日已超过开年大戏《走西口》的同期收视率,创2009年央视收视新高。不过,高关注度也引发了种种质疑。围绕近期网友热议的“穿帮何其多”、“战争戏搞笑”等话题,花菁导演及主演张国强等一一作了回应。
质疑一:单集播出吊胃口
《顺溜》以对抗战剧的全新解读、风格鲜明的人物群像,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迅速走红荧屏,继第五集创造了8.327%的收视纪录之后,连日来依然保持着高收视率。不过,最近每晚一集的速度令无数粉丝心急如焚。有观众说:“现在《顺溜》每天只播出一集,往往是还进没入状态就播完了,太不过瘾了!”也有观众表示:“每天看《顺溜》之前总要回忆昨天结尾演了什么,不然会衔接不上,一集的容量确实太少了。”
回应:7月3日起恢复常态
花菁导演透露,他从央视得到的消息是:今年是李先念诞辰一百周年,所以从23日开播专题片《百年先念》,并将《顺溜》的播出速度由原本的每天两集改为每天一集。不过,从7月3日起,《顺溜》将恢复每天两集的常态,直至8日播出结束。如此刺激观众的胃口,让《顺溜》更有希望冲击全年的收视之王。
质疑二:“顺溜”太像“许三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导演无论把这个顺溜如何揉搓,还是脱不掉傻根与三多的影子。”虽然王宝强的表演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但也有一些观众发出类似的疑问。顺溜的执拗、倔强与许三多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两人的成长方式也差不多,都是从闯祸不断到经受考验等几个阶段成长为一个成熟士兵的。有网友说:“从表面上看,顺溜与许三多是不同,可一看到王宝强生气时的白眼,笑露白牙,我的脑海里不断冒出许三多的样子,这说明王宝强演绎的方法没多大改变,他用憨直和纯真完成了一次‘换汤不换药’的表演。”
同样,张国强扮演的陈大雷像高城,健壮、豪爽、幽默,一个都不少。
回应:王宝强演技升级
“我认为王宝强的演技已经升级。他以前在《天下无贼》、《士兵突击》里的表演还是带有些腼腆、青涩的,但这次表演就已经很娴熟了。”花菁说,现在的王宝强已经是个很知性的演员,特点就是真诚、执着,不要看到他笑露大白牙就认定他还是傻根,还是许三多。
“他的笑容永远都是那样灿烂,这是优点。还有,王宝强身上的执拗和倔强很真实,这也是投资方为什么找他来演的原因。” 花菁表示。王宝强自己认为,许三多和顺溜只是倔劲很像,“那时我像憨厚朴实的许三多,我现在肯定像顺溜,他充满了智慧,我演的时候就特别激动,每天都盼望着快点能与观众见面。”
“国强也是我想要的演员,他总会给我意想不到的东西。”花菁透露,自己第一次当导演,演员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尤其是张国强。“第一天就拍国强的戏,结果拍了8次,我觉得他会开骂,但他没有,我想要的东西也都得到了。”
张国强对于王宝强的表现,也投了支持票。他透露,整个拍摄过程中,宝强演得非常“顺溜”,真的是全情投入,达到了忘我境界,“拍戏时王宝强很有精力,让上树就上树,让下河就下河。整个状态也比以前更成熟了,更加游刃有余。我那时就说,王宝强你怎么荷尔蒙那么旺盛,演戏也特别兴奋,有时候喊他‘宝强,宝强’,他说我在这呢,结果一看在树上呢。”
质疑三:战争题材不应太搞笑
“晴空一声霹雳响,老娘生下陈营长。”“乖乖地不要动,动一动小命送。”“班长呢?死球了。排长呢?死球了。你应该说光荣了、牺牲了!对,光荣地死球了!”光看这些搞笑台词,很难想象这是一部战争戏。从来没有战争剧的“笑果”可以这样,陈大雷让顺溜用枪打他手上的火柴盒,三营长与文书一唱一和对陈大雷的一段“劝阻”,俨然一段相声。
有人戏称这是一部战争版的《武林外传》,也有人网友质疑这种表现手法是“注水”,“几个人在那里嗦嗦地耍贫嘴,剧情拖沓得要命。”
回应:深刻内涵在后头
“这不是搞笑剧!我拍的一个目的是想还原战争年代的真实情景,战争不一定非得是残酷、惨烈的,一些轻松幽默的场面真实存在。开篇的确想用轻松一点的氛围去吸引观众,随着剧情逐渐推向高潮,会发现有很多深刻的东西。”对于剧中的贫嘴和废话多,花菁也否认注水,“只是希望观众通过对话去熟悉和进入环境。”花菁还称这是最后精剪版本,节奏并不慢。
张国强也表示,除了幽默,该剧还有很多深刻的东西,“在配音看片花的时候,我总有流泪的冲动。每看一次都感觉很辛酸、很心痛,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就是总想流泪,想喊出来发泄。不光因为我是参与者,最主要是它传递的信息、氛围让我很感动,我不知道是不是那里面的战友情谊还是那种残酷让我有了这种感受。”
他还透露,央视审片的时候,很多领导也感动得落泪,因为该剧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战争的场面,不论是司令还是营长或者是小兵,他们间的情感是非常感人的。
质疑四:服装、台词穿帮太多
任何电视剧都有Bug(原指臭虫或虫子,现被引申为缺陷或漏洞),不过被揪出像《顺溜》这么多的为数不多。当然这也与观众太爱这部剧有关,看得太认真发现就越多。诸如第三集里我军穿冬装,敌军穿夏装;陈大雷明明没子弹了,可援兵一到,又能双枪开火;还有陈大雷打柿子,春天哪来的柿子?
还有,剧中日本人角色的对白既有中文又有日语,令人费解;还有耳尖的网友听出一部分日军说的是“河南味普通话”。在第二集中,陈大雷将成语“天赋异禀”说成“天赋禀异”,从字幕上看也是如此;而在为日军的对白配音时,“放纵”被说成了“放从”。但此时字幕并未出错,显然是配音时的疏忽。
回应:承认细节有误
对于各种挑刺,花菁照单全收,他坦承这是自己第一部电视剧作品,一些细节确实没有注意到。“我们很注意剧中的细节,但还是有可能没有注意得非常全面。在非常多的战争场景下,细节上的疏忽不可避免。”
对于网友提出的那么多Bug,花菁挑着回应。说到日本官兵说话中日混搭,他很无奈地称,这是央视要求的,上面给的要求是“外语太多会影响观众收看”,重配的问题是,日语台词的长度有些和汉语是不同的,全配成汉语会造成“台词说完,演员嘴还在动”的情况,所以就采取部分台词配成汉语的做法了。
而将成语“天赋异禀”说成“天赋禀异”,“放纵”说成了“放从”,花菁称是配音演员的失误,“这都是些小瑕疵,希望对整部戏的质量没有太大影响。”
【场外花絮】
“三营长”成香饽饽
有人说《顺溜》的热播意外地捧红了“三营长”,但相对于扮演者孙逊扎实的表演功底,这样的走红并不意外。尽管剧中操着一口正宗湖北话,但孙逊却是一位江苏籍演员,目前是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优秀话剧演员。
孙逊表示:“我演话剧出身,可能是普通话说得太标准了,我觉得这样不像那个年代的军人。拍摄前几集的时候‘三营长’其实是说普通话的,但是后来我发现王宝强有自身的河北口音,张国强的东北味也挺有特色,而新四军又主要以南方人为主,所以让‘三营长’说湖北话我觉得更能突出新四军的特点,这就是一支五湖四海攒到一起的‘杂牌军’。而且我高中就是在湖北上的,所以说湖北方言对我来讲不太困难。”
孙逊还透露,当初拿到剧本时,他并不喜欢“三营长”这个角色,觉得和自己生活中的形象气质不太符合,“生活中的我虽然说不上严肃,但绝对不闹。三营长带给了观众喜悦感,我自己也感到意外。”
【观者说戏】
台词很诙谐
剧中很多台词成为网民争相传诵的金句,譬如三营长的口头禅“老子信了你的邪”就备受追捧。
此外,还有陈大雷为维护尊严说的“不是跌下马,是下马迎敌”;吴大疤拉崇洋媚外的例子:“这是东洋马的马粪,乡下那些土马,绝对拉不出这么精神的粪”……众多喜感台词,让人忍俊不禁。
人物很鬼马
痞子型———陈大雷:自恋,厌恶别人拿“样衰”的吴大疤拉和他比较;他说话阴损,对国军冷嘲热讽:“方案很好,好得就像是在做梦,梦醒了你还在床上躺着呢。”他“自私”,战后带着部下抢战利品……
一根筋型———顺溜:没啥文化,会反问陈大雷“什么是米”;他执着, 砍了老百姓竹子被罚后,接着去砍;他执拗,不肯写检讨,谁劝也没用;他憨傻,骗他写检讨是有文化的表现,他立马就写了,还很得意地当众朗读检讨,念完再加一句“钦此”。
闹腾型———三营长:声音洪亮,操一口湖北普通话,手舞足蹈地发表观点。
冷幽默型———翰林:平常平静如水,时不时会冒出一个冷段子让大家会心一笑。
剧情很小品
剧中小品化的情节时有雷人之感。除了“夏天盖5斤重的棉被”、“陈大雷吸过滤嘴香烟”、“枪没子弹还能打死人”等硬伤外,情节设置也挺冷幽默。
剧中,陈大雷虽是新四军战士,但高头大马、穿皮衣,高调出场;给手握枪的战士特写时,战士的手白嫩干净,小指头留着长指甲;为了增强喜剧效果,剧集甚至设置了陈大雷打完胜仗,提出要跟两个被俘虏的日军玩搏斗,在搏斗过程中还时不时停下来给大家讲解:“看到没,要击中他们的要害”“这就是日本老兵,很有战场经验”,连一分区的司令也在远处的山坡上拿望远镜看得直乐。
而剧中反派也常让人啼笑皆非。在新四军用上最新地图时,国军还在用几年前的老图纸,乃至约了新四军谈判都找不到路。至于日军,该剧更是使出了上世纪卡通式的表现手法,打完一场仗的陈大雷,往往要戏弄残兵,“逗鬼子玩玩”才作罢。
新报记者|黄笑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