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连杰与妻子利智
名词解释
壹基金:由李连杰发起的立足于中国的国际性公益组织,倡导“壹基金·壹家人”的全球公益理念,推广每人每月1元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模式,即: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
壹基金关注“环保、教育、扶贫、健康、救灾”五大公益领域,通过壹基金典范工程建立“公信、专业、执行、持续、创新”的公益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公益组织提供资金以及咨询的双向长期资助。
壹基金关心的是常态下我们在做什么,不要等到突发(灾难)来了,我们才想着去筹钱,那太慢了。我们有一个形容词:把公益事业做成一种生命的习惯。
质疑的声音,我都理解,但是你知道,理解别人的声音并不代表要改变我的行为。
我从1997年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为了名、利、权而活,什么时候才够,什么时候才满足?
拥有钱,拥有权力,这是人们觉得幸福和保障的一种,不怕,它并不坏。但是在于你如何运用它。
7月19日,由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与一家商业银行联手,推出“壹基金爱心一卡通”,共同推广“每人每月1元钱”的慈善互动模式。在活动结束后,李连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他改变影人身份而为“壹基金”奔走的生活,并直面外界的种种非议。
旁白:2004年年底,李连杰和家人在马尔代夫度假时经历印度洋海啸后生还;2007年,李连杰壹基金计划正式启动。
2008年四川“5·12”地震后,李连杰决定息影一年,为壹基金和公益慈善事业而奔走。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壹基金共募集善款1.16亿元。截至2009年6月底,壹基金两年共筹善款1.47亿元,有超过100万人通过壹基金捐款。
为何成立壹基金
前40年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我,现在做公众慈善,动机一开始就是为了公众利益。
南都:你是个佛教徒,我想宗教对你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能别人会认为,李连杰做壹基金,这是不是有点假?但是我相信,这就是你的愿望,就是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李连杰:完全正确。
南都:我想知道你的想法,比如说,前半生或者说前40年的事业都是与电影有关的。
李连杰:武术与电影?
南都:对。但我不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壹基金,你是把它当做一个事业还是后半生一个理想来做?
李连杰:当做一个职业来做。40年,不管是武术还是电影,都是以自我中心为主体,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我。当然同时为了自我,也产生对武术的推广,对电影的推广,对功夫电影的推广,但出发点和动机是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成功,证明自己与众不同。但作为第三个人生阶段———做公众慈善,动机一开始就是为了一个公众利益,怎么把前40年累计起来的名利,或者影响力、公众权利怎样回馈给社会,最量化地帮助公众事业,你的付出也会为自我提供更大的平台,为自我的价值获得更大的肯定。但我一定不是为(提高)自我的价值去做,不是以自我中心而产生其他的价值。所以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是倒过来的,这是两个反方向。
南都:你今后的人生梦想,与壹基金还是与电影有关?
李连杰:我说过多次,电影将只是一个业余爱好,只是一个推广公众利益的平台。有时间,有喜欢的东西就会去做,去拍,不会影响你的事业。
南都:很多媒体把你成立壹基会跟你2004年经历的海啸联系起来,但我相信那不是你的一个缘起,或者只能说是一个契机。这个思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连杰:海啸像一个电灯的开关,一开灯就亮了。但是你没有铺电线,没有装发电机,没有这些基础的东西,最后你就开不了灯。其实在1997年我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什么?那时我就开始研究佛教,那7年里头,我最关心的就是去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么活着。到底为了名利、权力,哪个东西在忙碌着。所以,那个积累像铺电缆。到了(2004年印度洋)海啸,那个开关就具备了,就打开了,意思就是说你不再等待,不再等到退休,去做吧。所以,这个时候就发力发动壹基会,并学习全球的法律、法规。到了2007年就推动壹基会。
南都:成立一个规模如此宏大的基金,这是一个胆大的想法。
李连杰:壹基金目标不是筹多少钱,而是致力于影响多少人来做。这需要一个机制、平台。
南都:你想做的是一个体制?
李连杰:对,这个体制很专业,有清晰的目的,很透明的管理。筹钱,运用,怎么落实,结果是怎么样的,这是很清晰的,而且可以持续发展,因为这其中还有价值观,就是“壹基金·一家人”,我们人类是一家人,只要认同这个理念,只要人类认为地球还是我们家园,这个(体制)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南都:你不觉得,做这个事情对你的名誉是一个冒险?做好了,别人认为你还不错,但做差了,人们都会归咎于你的头上,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你不干脆去捐一笔你的电影酬金就好,而且是用自己的血汗钱捐出去,会显得更高尚一点。
李连杰:壹基金做的是社会企业理念,公众的利益用企业的理念去经营。这需要经营,(跟个人慈善)理念完全不一样。
南都:所以你所找寻的,并不只是做善事而已?
李连杰:这完全不是简单的做善事的概念。我希望在21世纪创立一个新型的理念,这个探讨在全球都是蛮新的,叫社会企业,在西方也不过提出十几年。壹基金已经在运作这种概念,并且在市场急速操作中成长。
南都:你不怕出现错误吗?
李连杰:只要壹基金每个员工都没有贪污任何资产,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如果犯的是技术性错误,比如你是救灾多了,还是扶贫多了。而技术是可以调整的,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人类的机制,是不犯技术错误的。质疑的声音,我都理解,但是你知道,理解别人的声音并不代表要改变我的行为。
南都:你觉得你有你能够掌握的底线。
李连杰:对。
壹基金需不需要利润
壹基金定位是公共慈善,不能创立太大的利润。我们所做的,符合国家规定。
南都:你一直在说,希望把壹基金做成一个很好的企业,那么这个企业到底需不需要利润?
李连杰:一般的企业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壹基金是社会企业,而且我们的定位是公共慈善,这跟一般企业完全不同。获诺贝尔奖做小额贷款的尤努斯,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在一起探讨如何在中国做小额贷款,他们是有收入的,社会企业有7%-8%的盈利,用资产回馈社会,再扩大。为了公众利益来回滚动,这个在国际社会基本上是被理解的,但是在中国目前国情下还不那么容易被大家接受。公共慈善,国家有严格的规定,你筹款的70%(花)出去,20%筹备,10%运转,你不能创立太大的利润。我们所做的,在这个规定里面。
南都:这一年里,你去了灾区很多次,你的感受是什么?
李连杰:我常常看问题不是从点,而是从宏观。灾难是人类几千年来一路都会有的。我从上世纪90年初期就看到华南、华东水灾,基本上都是因为突发重大的人员伤亡,使人的善良得到一个爆发。但这个不持续,有事了就做,三五个月过后,就没有人管了。去年四川的地震是特大一种,百年不遇,持续的关注度会比较高,而壹基金关心的是常态下我们在做什么,不要等到突发(灾难)来了,我们才想着去筹钱,那太慢了,我们有一个形容词:把公益事业做成一种生命的习惯。像我今天推广的,把爱变成了一种习惯,两个意思一样。长期积累这些财富,在灾难面前第一时间有所准备、有所应急。而且每一次在这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积累一些知识,才能在将来不重复这些错误。
南都:你思考的是这些深层次的事情?
李连杰:对,因为很多媒体对感性的故事感兴趣,大家都关注了,在灾区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这些,我接触,但我不讲,因为我觉得不持续,(重复强调)不持续。我一直希望做企业家的思想,因为企业家是很理性的,而电影演员是很感性的,企业家很清晰市场需要什么,知道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怎样把它量化,扩大影响。这是一个大时代,改革开放30年到今天,居民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它具备了能量。而且人类的善良需要一个出处去发泄,他的回馈需要一个渠道。
南都:而壹基金刚好做了这个渠道?
李连杰:我们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你做一个大事都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比如网络等各种捐款渠道的便利。
南都:所以,“5·12”地震后,壹基金用很短的时间就筹备了几千万元?
李连杰:有一个问题,别人以为壹基金做了这个事情。但如果在2007年到地震发生前,壹基会没有和企业搭建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他就不会在大的灾难前面,做出突然的事情。
壹基金的钱怎么花
慈善帮你渡过这个难关就结束了。而公益,我给你建立新的理念,让你去创造效益,自己可以去循环。
南都:这多达亿元的善款,我们都很关心,包括你也很关心,灾区到底需要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把钱用到刀刃上,包括到现在一年多来,所花出去的钱花得值不值,或者说有没有花到该去的地方。
李连杰:其实,没有社会审计的,或学术的认为哪个是重要,最关键的。都重要。因为在灾区,盖了一个学校出来,没有电脑、电线,也是不行。每一个环节,对灾区重建,都重要,只不过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来说,你应该观察政府做什么,你不要重叠。政府做了,你就做别的。比如人民政府做了一个居民重建小区,壹基金就建一个垃圾站,环保的垃圾站。你盖了一个学校,必须要出口啊,出口的垃圾往哪儿送。以前传统都埋在底下,那我们就做一个环保的垃圾站。其他如老人院,羌绣(企业)啊,孤儿院,学校啊,我也做过很多。我们经过了很多审查后,认为值得去做,去尝试的。
南都:其中有一个项目,我特别有感触:做羌绣。跟他们合作做企业。我觉得去扶贫,与其直接给钱,不如给一个企业,让他们实现自己可循环的发展。
李连杰:这就是慈善和公益的区别。慈善帮你渡过这个难关就结束了。公益,我给你建立一个新的理念,让你去创造效益,自己可以去循环。现在羌绣可以自己循环,我们投入可能400万元,但是现在产生了7000人的就业机会,1000多万元的效益。这就是典型的社会企业。
南都:壹基金现在是挂在中国红十字会下的,每一笔钱都要进入红十字会的账下,据说它最终的目的是能够独立筹款,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的基金,你在这方面的设想是怎样的?或者说达到这个愿望需要多长时间?
李连杰:我们是中国红十字会下的一个专案。持久的目标一定希望做一个独立的法人基金。这个要根据中国国情的发展。对,可能是一个因缘。因缘具备了,他就成立了。
南都:做这些事情,需要佛教所说的济世情怀,我相信这些观念的形成也是你寻找心灵皈依的一个过程。你从一个明星、一个演员变身,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你济世、侠客的情怀是从你最初演《少林寺》开始,演那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侠客开始的吗?
李连杰:人生是从年轻开始成长的,如果(年轻时候)像我现在这样,根本不可能。生存,养家,自己没白活,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这些想法,我基本跟常人一样。我从1997年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为了名、利、权而活,什么时候才够,什么时候才满足?名、利、情、权,是基本围着这4个节奏在走的,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就是因为我们要幸福、快乐。可是我们认为什么样的才是幸福、快乐呢?这4个东西可以对幸福和快乐产生一种保障,可是你拥有了这些,还是不快乐。我花了很久的时间去寻找答案,答案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概念:把自我拿掉。把自我拿掉以后外界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所以做壹基金,我并不完全认为是一个侠客的行为,就是我要帮谁,我已经看通了,我根本不要救什么,每个人都有这个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快乐。
南都:是不是说壹基金使你找到了让你幸福和快乐的一个方法?
李连杰:不是,是我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我希望用壹基金给大家带来幸福和快乐。
旁白:伴随着李连杰身份的转变,壹基金短期内取得惊人发展,世人对壹基金和李连杰的质疑也如影随形。
据壹基金内部人士透露,壹基金募集到的所有捐款将直接进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账户。为了确保慈善公益基金的透明度及公信力,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对善款的使用进行审计。同时,每一季度公布季报,每一年度公布年报,向公众详细介绍“壹基金”的善款募集和使用情况,邀请媒体以及社会公众共同监督。
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李连杰本人究竟向壹基金注入了多少资金,李连杰本人的对外捐赠数额也一直是一个谜。
质疑,是人都会有的
因为你写了几篇文章就影响我内心的快乐和不快乐?我从来不理会别人怎么看我,我只知道我要做什么。
南都:长期以来大家对捐款并不热衷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信任捐款的各种用途,壹基金做得成功的地方,就是它的透明和公开化,你是不是也会想到有这样一些怀疑的声音,或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淡化或取消更多人的这种怀疑,或者说这种思维方式?
李连杰:其实这个质疑是人都会有的,对吧?因为没有人希望说自己是个傻瓜,被人骗都还很开心的。特别是善良的心被人骗,那受到的打击就更大,因为我想帮助别人却被别人骗。你要创业,就必须做市场调查,你必须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人家支持你,壹基金做了大量这样的工作,所以我一直觉得壹基金完全是一个社会企业。我一直在说外面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做得好,客户一定会上来。我们做得更好,我们让所有捐了一元钱的、几十元钱的、几百元钱的人或者几百万元的人,对壹基金有信心,那必须是我们做出来的,证明给别人看,他开心了,我们这个捐款的售后服务做好了,他第二次还会(捐)给你。
南都:你今天穿得很朴素:布鞋,运动裤……可外界总是有一些看法和传闻,难道这个李连杰,对物质真的这么不追求吗?而明星,是距离奢华最近的一些人,你是怎么样去看待这些东西的?
李连杰:拥有钱,拥有权力,这是人们觉得幸福和保障的一种,不怕,它并不坏。但是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你要驾驭名、利、权、钱。你能运用它成为你的工具,并不是为它而活着,如果为它而活着就会产生更多的痛苦。
南都:好多传闻里,你李连杰是追求豪宅的,面对这些传闻,你是一笑了之还是不以为然?
李连杰:我根本不会,我从小就不会活在任何人的语言下面。因为如果我活在舆论或者语言下面,我就是一个语言的奴隶。因为你写了几篇文章就影响我内心的快乐和不快乐?因为我太在意你怎么评价我和你怎么看我?我是从来不理会别人怎么看我,我只知道我要做什么。你从你的角度看我当然有你的阐述,但你别忘了另外一面,就像手心手背,这另外一半比我更有钱的人看我都觉得,你怎么买这么土、这么便宜的东西?对不对,你从这个角度看,他从那个角度看,结果是不同的。而我根本不会在意人们怎么看我。就等于普通市民买了一个50平方米的房子,后来他又换了100平方米的。100平方米的又换成200平方米的了,200平方米的又换成别墅了。财富是滚动在改变的,但你要知道,李连杰从上世纪80年代就是百万富翁了。呵呵,那时大家平均每月才赚几十元钱。
南都:很多人都在说,我震后捐了多少多少钱给灾区,但是你一直没有公布过你自己的捐款数字?
李连杰:壹基金设立时,我和第一批捐款的成员之间有过协定,那就是永远不将自己个人捐款的数目公布于众,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所以我永远不会公布我个人为四川灾区捐款的数目,而且我不会在意你怎么说我。
南都:是不是这种性格也是你做很多事情取得成功的一个要素呢?
李连杰:我上世纪80年代进香港时,人家都说李连杰真老土,穿的衣服不会穿,跟不上时代,那我就好了,记者招待会不去,香港电影节我不去,哪都不去,你要求我出现的场合我就不出现了,但总之我能拍电影,总之我的电影票房就很高,就能帮投资人赚到钱,我只要能帮投资人赚到钱,投资人就会继续请我,那就是我生存的方式。我不会为了潮流为了你们来改变我的生活习惯和我的道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