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又出“新”专辑了,当然还是蔡琴式的以旧换新。
1985年7月,蔡琴在“飞碟唱片”旗下,推出了她个人音乐生涯的首张全翻唱专辑《老歌》,唱片精选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十首老歌,蔡琴也用她纯静如雪莲、傲然如红梅的声线,将这些已经蒙尘的老歌重新擦亮,在岁月的流逝中,再度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张《老歌》专辑却在无形中勾出了蔡琴的翻唱瘾,并从一种隔三差五的业余爱好,慢慢转正为本职工作。以至于2008年蔡琴推出久违了的非全翻唱专辑时,很多人都开始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这感觉就像同年张雨生、张国荣、梅艳芳和罗文也都竞相推出了新唱片。感觉恍如隔世、感觉时空交错,感觉甚至很倩女幽魂或夜半歌声。
作为一个翻唱歌手,蔡琴的成绩在华语乐坛已经无与伦比。不仅仅是《老歌》,还有像与鲍比达合作的《遇见》,分为双唱片的《原声带》、《金片子》,以及《民歌蔡琴》等等。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平凡的歌迷,他们印象中的蔡琴经典专辑,几乎都是来自于她的翻唱专辑,而不是因为她在“海山唱片”时期发行的如《你的眼神》、《一千个春天》(天水乐集作品),以及在“飞碟唱片”时期发行的如《此情可待》和《伤心小站》等纯粹的个人专辑。
更让人恐怖的是,在对待翻唱的问题上,蔡琴甚至对自己的作品也一视同仁。因此,在她的后期翻唱专辑里,也经常能够听到她重新演绎《你的眼神》、《恰似你的温柔》和《油麻菜籽》这些本来就是由她首唱的单曲。但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翻唱,除了能将蔡琴式唱法练得更上层楼,以及让经典作品的传播圈子再扩展一圈之外,歌手与歌曲融于一体的意境和氛围,却又很难显现。因此,蔡琴越到后期的翻唱,每每只是给人一种感觉:歌是好歌,声是好声,唯独少了歌人合一。
翻唱这种形式自古有之。而进入现代唱片工业时代,翻唱也成为了一个歌手填补档期、事业缓冲等等与商业有关的一种操作技巧。由于在创造力和适合度方面出现了普遍的偏差,也让进入新世纪后的许多翻唱专辑,要不就是平淡如水、因袭旧版,要不就是胡乱选曲、乱洒狗血,而无限度阉割了翻唱对经典作品的传宗接代功能。
在这方面,蔡琴在一开始倒是做得很好,不仅无可挑剔,甚至堪为师表。首先,蔡琴的选曲通常都以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上海、台湾和香港三地的经典作品为坐标,夹杂一些七、八十年代的现代民歌。而这些作品的总体特色,就是旋律流畅且讲究意境,歌曲的整体起伏虽然不是很大,但却适合蔡琴发挥她中音区域的特色,集中一个区域营造更凝练的氛围。其次,蔡琴在早期的许多翻唱专辑,也经常会以“鲍比达”、“民歌”、“旧上海”、“影视歌曲”这样的概念,来把唱片做出一定的主题,从而加强专辑的整体氛围感。
但越到后来,蔡琴却越更乐于做一个散兵游勇,穿梭于各类老歌里乐此不疲,一切只为翻唱而翻唱,却早已经忽略了翻唱的意义。而她纯熟的个人演绎风格,经过前二十年的锤炼后,越往后也就越停滞不前。往优点方面来讲,是以不变应万变;往缺点上说,其实也是不思进取、缺乏创造。至少从千年如一日重复自己声线特点来讲,蔡琴其实和刘德华也算是异曲同工。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靠得是努力翻唱,后者靠得是努力尝试,总之都是以努力作为卖点,而努力的背景却改变不了作品乏力的事实。
仅仅只是翻唱歌曲,蔡琴或许还不会拥有今时今日之歌后地位,可以说后期的蔡琴,之所以能在华语歌坛如此如雷贯耳,最关键还是她与发烧音响器材的联姻。而在发烧器材领域,自古又都是以传播经典巨著为准入标准,不是大部头、史诗,也是一些桃花源记或天簌之类的东西,档次很高、花费不菲,自然品味层次也很高。就这样,蔡琴的音乐也因为发烧介质的带动,顺带成就了她高格调的歌手形象。就像这张新专辑《爱像一首歌》的发布会,同样也是选择了二百多万的音乐器材作为“嘉宾”,用以突出蔡琴音色的质感。可实际上,发烧音乐从来烧的不是音乐,而是钱。而且往往越发烧的音乐,往往就离音乐越远、离科技更近。钱能够买到身临其境,钱却不能买到真诚感动。当一张流行音乐专辑,仅仅只是想要通过用钱堆积的器材来作媒婆,还不如直接将人民币扎成堆砸向歌迷。这种感动要比器材所带来的伪感动,可要直接得多。
事实上,近几年来蔡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机器歌手。甚至与其说她是歌手,还不如说是一种音色软件来得更为恰当。这种感觉,就像许多客服电话里的语音答录女声,已经成了一种标准程序,态度足够温柔亲切,但却缺乏真情实感。当一个歌手声线里没有浓浓的情意,仅仅只有抽象意义上的淡定、洒脱、醇厚、优雅,那么这些淡定、洒脱、醇厚、优雅,只要收藏一张唱片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