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2年鲁迅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一直到1936年去世,24年中,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收入情况,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元,约合今天人民币480万元。这些收入充分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
鲁迅24年收入480万元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9年,完全靠版税和稿费生活,每月收入700多元,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而当时上海一个四口之家工人的每月生活费不到40元。
对鲁迅的研究到现在,文献资料可谓浩如烟海,但几十年来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经济状况。《鲁迅全集》最后两大卷是《鲁迅日记》,研究者多半以为是写感想、写交往的。其实,700多页的《鲁迅日记》中总共有几千处是记录他的经济收入的。
从1912年鲁迅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一直到1936年去世,24年中,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收入情况,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元,约合今天人民币480万元。这些收入充分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得益于他殷实的收入。
书,在鲁迅看来,简直比吃饭更有价值。侍候鲁迅母亲生活了多年的帮工王某回忆:有一次,母亲劝鲁迅买几亩水稻田,供自家吃白米饭,省得每月向粮店买大米吃。鲁迅听了笑笑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然后又大声说:“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
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这24个年头中,鲁迅平均收入的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共耗资1.3万多银元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百多银元(约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笔者注:1912年一块银元的实际购买力,约合今天人民币50多元;1926年一块银元合今天40多元;1936年一块银元合今天35元以上。)
鲁迅一生购书费用约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万件图书。
鲁迅的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鲁迅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即使如此,鲁迅还经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并为一些珍爱的图书无法购置而遗憾。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9年,在上海已经可以不为几个钱替“官场帮忙”或为“商场帮闲”,他完全靠版税靠稿费生活,当时每月收入700多元,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而当时上海一个四口之家工人的每月生活费不到40元。
“康公馆”每年花销80万元
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每年花费不下两万银元,折合今天人民币80万元。
康有为是清末维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之一。1898年“戊戌维新”惨遭失败,“六君子”被屠杀,康有为和梁启超受到清政府灭族缉杀的通令,流亡异域。以后又因保皇、“勤王”,几次参与复辟活动,与孙中山等革命派水火不相容。他1913年回国后,大半托庇于上海、青岛、大连的租界内。
康有为除了元配夫人张云珠于1922年去世外,他还有5位妻妾和6个未婚子女,侍候这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的有10个女仆、30多个男仆、厨师等雇员,有两个看门的印度人。另外还有川流不息的前来寄居的门生故旧和食客,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一概款待如宾,模仿战国时期孟尝君的古风,叫做“养士”。光是消耗大米,每四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元以上。男妇雇员每人月薪平均12银元,共计每月支付工资500银元。
康家5房妻妾更不是省油的灯;此外还给女儿每人每月发零用钱5银元,儿子每人两银元。康有为不断与外界联系,时常“通电”对国事表态,电报费每年可达上千银元。再加上婚丧喜庆应酬费等,平均每月总开支2000银元左右。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每年花费不下两万银元,折合今天人民币80万元。
“康公馆”这么浩大的开支,钱从哪里来?一部分是宪政dang给的。康有为长期是宪政dang的dang魁,接受宪政dang供给的生活费。至于大军阀、大官僚对康有为“馈赠”金银,账目无从统计。康有为平时还通过出售他的书法作品赚钱。康有为的书法作品,中堂七尺者三十元(银元),每减一尺减二元,每加一尺加二元;小横额三尺内二十元。至于为厅堂楼阁题写“匾额”,价格就更高了。当时的官僚、地主、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趋之若鹜,纷纷收藏康有为的字书,此项收入每月在1000银元左右,合今天人民币四五万元。
顾颉刚年收入超过40万元
国立清华大学提供给教授们的住宅是免费的。1935年初,闻一多、俞平伯等教授又迁入清华新南院,这是30栋新盖的西式砖房,每人一栋——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电话、热水一应俱全。
上个世纪20年代初,北大的“专任教授”月薪分三级:最高280银元(大洋),约合今天人民币12000元;次高260银元;最低的教授月薪240银元,约合今天人民币10000元;当时北大教授约80名。
“讲师”并非专任,不领固定的月薪,而是在北大讲堂兼任讲座,按授课钟点每小时5元计算,如果每周8—10小时,收入也可达每月160—200银元,约合今天人民币6000—8000元。
第三类学者资历浅,收入起点较低,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担任助教者,不授课,只在系里担任指定的助理工作,月薪50—100银元之间,约合今天人民币2000—4000元。一般也可以兼职、写作以增加收入。
1927年6月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20条及《大学教员薪俸表》规定:教授一级月俸国币500元,约合今天人民币17000元;副教授一级月俸340元,约合今天人民币12000元;讲师一级月俸260元,约合今天人民币9000元;助教一级月俸180元,约合今天人民币6000多元。这比5年前大为增长,但物价仍保持稳定,所以学者们待遇更高了。
顾颉刚1935年42岁时担任北平研究院史学主任研究员,月薪400元;仍兼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领取半薪160元。月收入共560元,约合今天人民币2万元。加上他著述和编辑所得,年收入超过国币一万元(合今天人民币30—40万元)。
1931年胡适之担任北大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月薪600元;加上稿酬版税收入。当时在北平担任教授的,北大有胡适之、刘半农、罗常培、周作人等;清华有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俞平伯、杨树达等;北师大有钱玄同、黎锦熙等;燕京大学有郭绍虞、陆侃如等。学者常有兼职,例如陈垣教授兼职所得月收入达1500元(合今天人民币50000元)。
国立清华大学提供给教授们的住宅是免费的。1933年春,清华西院住有闻一多、顾毓秀、周培源、雷海宗、吴有训、杨武之(杨振宁之父)等近50家。闻一多所住46号“匡斋”是中式建筑,共有14间房屋。到了1935年初,闻一多、俞平伯、吴有训、周培源、陈岱孙等教授又迁入清华新南院,这是30栋新盖的西式砖房,每人一栋。条件更好,有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电话、热水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