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讯 备受关注的《闯关东2》开播近一周来,除苗圃、濮存昕等主演受到观众热议外,首次“触电”的李玉刚也以一个戏痴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装疯卖傻”“故意跑调”等颇具喜剧色彩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8月27日下午,李玉刚做客腾讯娱乐名人坊,与网友分享这次突破形象的表演的背后故事,并讲述了他进军悉尼歌剧院的曲折故事与难忘经历……

|xGv00|8562b5198b819aae2599422d037fbd8e
主持人王可:各位腾讯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腾讯名人坊,我是主持人王可,欢迎大家今天下午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应该又是演员,又是歌手,而且对我来讲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了,欢迎今天的嘉宾李玉刚老师。
李玉刚:腾讯的网友,大家好!
出演付磕巴心有余悸第一次拍戏与黄圣依合作
主持人王可:我对您的定位,到今天了,您又唱歌,又演戏,但是我觉得可能对很多的观众朋友来讲您不是一个艺人,应该一个艺术家,可是您又不停的穿插于艺术领域和娱乐行业之间,在不停的交换着这样一种身份。
李玉刚:所以我就是处于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可能非常与众不同的一个人。我也乱了。(笑)
主持人王可:应该就是李玉刚自己。李玉刚老师,最近我知道也是非常非常忙碌,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样,最近又在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个唱,还有一部新戏《闯关东中篇》,自己又在里面演一个,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挺跳跃的。
李玉刚:看了吗?看了一点。
主持人王可:对,看了一点点。这个人物又是装疯卖傻的,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我没有想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您的一个了解的形象。
李玉刚:是,因为当时接这部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当时我接戏的时候也感觉,这个人物跟我太不像了,而且我戏里承受能力或者我的接受能力也有一点问题,就感觉我不适合演这个角色。当时制片人,叫陈冬冬,是我非常非常要好的姐姐,这个大姐让我很感动,我们不认识的时候,她就花了一百万买了一个剧本给我,这个剧本叫《百花深处》,那时候我们不认识,我刚从《星光大道》跳跃出来,她就感到挺喜欢这个人的。她给我描述,我给了她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当时她正好挑剧本,里面有一个关于男扮的角色,写的剧情特别好,她拿一百万买下来了,就是这样一段情谊,后来给我打电话,她说李玉刚你知道吗,冬冬姐把《百花深处》买下来了,剧本在我手里,花了一百万,以后能够拍的话一定找你,我们好好合作,把它拍好。这样是我们电话的第一次认识,之后是《闯关东》,她是总制片人,有了一个这样的角色找我。我说我不行,我演不了,她又做我的工作,她说这个工作你尝试尝试吧,姐姐也是为你好,尽管跟你有一点出入,你平时给大家是健康的又是阳光…
主持人王可:从我脑子里跳出来“冰清玉洁”这几个字。
李玉刚:她说有这么多的明星,濮存昕、刘佩琦、王茜华、王馥荔,编剧高满堂和孙建业老师一听说她找我,都非常非常赞同。
主持人王可:你心有余悸。
李玉刚:心有余悸,怕影响我的形象。
主持人王可:而且是一个装疯卖傻的形象。后来呢?
李玉刚:她说你过来学习学习,这一下子切中我心里的要害,攻关嘛,她说学习学习,无论影视剧,还是我自己的行业,在舞台上,一直希望充电,尽自己的最大本领。我说行,冬冬姐,由于我们之前的情谊,我一定去,当天晚上就见了陈冬冬,是我们通了很久的电话,第一次见面。后来演了《闯关东中篇》。
主持人王可:你们都是对于艺术的共鸣感,同样出于对于这样一个东西的热爱,她当时看到你的时候,愿意花这个钱为你买一个剧本,虽然不认识你。
李玉刚:对,花重金。
主持人王可:这应该是你首次尝试?
李玉刚:对,算是我电视剧的处女作。
主持人王可:虽然你在电视上经常演出,展现自己,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在镜头上演戏的时候一种感受吗?
李玉刚:其实怎么讲呢,我为什么急于说跟这些老师磨一磨,或者说我同意拍《闯关东中篇》,是因为这部戏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但是从实际来讲,我在这儿之前还拍了一个,叫《恋爱年代》,也叫《花舞飞雪》,但是由于非常非常特殊的原因,我中途就离开了剧组,当时我跟黄圣依一起进的剧组,我是扮演她的哥哥或者说喜欢她的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由于非常特殊的原因,我们俩同时进剧组,然后一起又离开了剧组。具体有很多非常特殊的原因,不是人为的原因。
主持人王可:你说说你第一次触电的感受?
李玉刚:所以当时在镜头前感到极其的不会演戏,特别跟黄圣依配戏的时候,她特别松驰,见到我,管我叫“小哥哥”,见到我演戏特别松驰,我一直跟她对戏我就特别特别拘谨,找不到摄像的镜头,也不知道怎么演,死记硬背的词,跟她这样搭,她一会儿动我就坐这儿老老实实的,跟她对的时候就极其不自然,也感觉我自己太没有经验了,水平不行,跟我想象的完全两回事。

拍《闯关东》颠覆形象 首次尝试写剧本
主持人王可:第二次在《闯关东》的时候呢?
李玉刚:接到《闯关东》,我拍戏的时候就尽量能够把以前遇到的这些问题和毛病,或者我的心里状态都揪出来摆在桌面上。
主持人王可:这个角色真的是很有挑战的,跟黄圣依搭戏可能有一点本色演出,可是这个戏不一样,是完全在演一个人物,刻画一个人物,这个难度更高。
李玉刚:对,当时我跟黄圣依演《花舞飞雪》的时候打扮得特别漂亮,我不能接受这个剧的原因也是因为之前的那个太漂亮了,太完美了。但这次触电,是一个非常颠覆的形象,就像你说的,这次的的确确是在演,而且我进剧组之后,包括王馥荔老师和刘佩琦老师都在讲,无论是不是李玉刚来演,别人演这个角色也是需要演技的,必须演技派的来演。我听他们这样讲之后我更感觉到很幸运,就是说能够挑一个有挑战性的角色给我,让我锻炼。
主持人王可:在整个的演绎过程中,我也听说,刚才私底下也跟李老师聊过,因为我看过新闻,说这个角色是自编自演。(笑)
李玉刚:因为他们都在乐,所有的这些演员都在乐,一到我的时候,就是一个括号“此处请李玉刚自己设计”。高满堂老师的别有用心,我也不知道,他们都决定说这个戏让我里演的时候,来丰富我这个角色之后,高满堂老师写写写,可能遇到什么关键的或者说他感觉不太懂的,或者说别人的戏都那么多,得了,他也偷点懒吧,就让我自己来设计。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还有一个顾虑,毕竟要损害以前你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可能他的尺度不知道怎么样去把控,算了,让李玉刚自己,我估计有这样的心态。
李玉刚:也有可能,关于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历史时期的人物,对于高满堂老师这样严谨的人,没有他自己考证的时候他不会轻易下笔,所以他就一想,这个地方让他自己来吧,他自己怎么折腾就是他自己的事。(笑)
主持人王可:推卸责任。
李玉刚:(笑)也不能这么讲,总之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王可:自己也是首次尝试人物的编辑。
李玉刚:里面有一些词,我自己到后来有一个唱段,他也写着词,“请李玉刚自己设计”,有一个唱段是描写此刻李玉刚扮演的傅磕巴要离开山东大院,那时候他的心情,用唱的戏来表达,我就根据以前的来改,“寒风咧咧,北风萧萧…”,我用了这样一些词,用古时候的词来描写当时的社会或者说当时所有人的状态,或者说当时小日本怎么怎么样。
主持人王可:除了在影视上的创作,也是一次学习。
李玉刚:我觉得特别过瘾,也是在查一些资料,昨天还在查《潜伏》,原著叫龙一,这个编剧也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原来龙一的基础上又给改了那么长的三十集的电视剧,我感觉编剧或者是一个好的构思真的是挺了不起的。
主持人王可:你现在开始有编戏的瘾了。
李玉刚:我只是学习学习,不过挺有意思的,挺好玩儿的。
主持人王可:有没有兴趣再来一次,自己真真正正导一个什么,或者编一个什么?
李玉刚:若干年之后,或者天时地利人和达到的时候我会,因为我自己本身挺喜欢,喜欢会查资料,甚至为了查这些资料可以在电脑前待十个小时,就是不停的查,不停的看。

悉尼歌剧院个唱终身难忘 曾申请五次被拒
主持人王可:我发现你对学一个东西是很上瘾的人。包括那个制片人说让你去学习学习,你就去了。还有一个事,就是前段时间你在悉尼歌剧院开了自己的个唱。我对悉尼歌剧院的印象,宏伟、壮观,独特的设计,独具匠心的那个帆船的设计。讲讲悉尼歌剧院个唱的这段感受吧,我觉得可能对于一个歌手而言终身难忘。
李玉刚:终身难忘。其实歌手来讲,是一个高度,或者说一生中难以磨灭的一个历史时间。
主持人王可:那是全世界从事演唱的从业者来讲,悉尼歌剧院是一个…
李玉刚:都希望登上的舞台。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登上悉尼歌剧院这个舞台,对于世界上任何的艺术家来讲,能够取得这样的机会都显得尤为珍贵。
主持人王可:讲讲这次在悉尼歌剧院的个唱吧,从前往后,讲一些幕后的故事。
李玉刚:从前,我三进悉尼,第二次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只不过当时我的资历方方面面都不够,包括我在国内的影响力。第一次的时候是在07年的春节,那时候去悉尼演出。第二次是今年的春节,09年的春节。当时我有提出来了,因为我们的主办机构,当地的领导,说我在当地有特别特别多的粉丝,基础特别特别的好,他说你每次来都唱一首歌、两首歌,大家感觉不过瘾。然后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想在悉尼做个唱,他说好啊,悉尼有很多娱乐场所,很多舞台,你想在哪儿?我说我想在悉尼歌剧院,他当时就不说话了,意思就是说这个太难了,对你来讲,属于天方夜谭。今年的二月末,2月23号我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国家级院团,当时报纸,包括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报道,草根艺人被国家院团收编,在中国文艺历史上还属于首次,当时是挺轰动的一件事情。然后我就给悉尼发信息,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演员,专业演员,我说可否帮我做这样的事情,他说把你资料传过来,寄过来,悉尼歌剧院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所有演出要进行审核,你的知名度,在国际上的基础,就是喜欢你的人,还有你在国内的基础、地位…
主持人王可:还有你的艺术成就。这个应该是要经过层层把关的。
李玉刚:对,我和我的团队就是五次六次这样的,第六次最后悉尼歌剧院才通过,审批通过。
主持人王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心情应该是很纠结的吧。
李玉刚:很纠结,也做了一次改变历史的事情,悉尼歌剧院是这样,你提前一年、两年订,可能档期都订不上,还非常激烈,我们用半年的时间就给搞成了。第一个事情,就是他们看到我的演出,悉尼歌剧院还是比较震惊的,感觉一个男人把女人画得那么惟妙惟肖,像看一个东方,像中国的一个古典大片一样,他们感觉说在中国古装电影才会看到,感觉形式特别特别好,而且他们从来没有接过这样的形式,美声的接过,像帕瓦罗蒂、多明戈,通俗的,像94年的麦当娜和迈克尔杰克逊,都在那儿登台过,各种形式都有。
主持人王可:可能也有歌剧之类的,都有。
李玉刚:都有,怎么会有这样的唱法,悉尼歌剧院有36年的历史,他们听说过梅兰芳,也知道中国有一个程式化的表演京剧,但是他们感觉那个东西是不是太古老了。
主持人王可:能不能接受。
李玉刚:对,能接受的同时,他们担心,这个节目我接了,没有市场怎么办,他们得方方面面考虑。之后又问了悉尼的很多华人华侨,还有外国人,很多很多。最后我们申请的五次,第六次他们同意了。
主持人王可:不停的一次一次被打回来。
李玉刚:一次一次被打回来。
主持人王可:一个中国人到悉尼歌剧院,那是一个世界级的表演舞台上去演出,我觉得那个地方是挺有传奇色彩的,我觉得您也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从一开始被大家认识,一直到每年给大家展现出来的新作品和内容。五次被打回来,每次的心情…
李玉刚:心情特别特别的难过,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旁边的团队,这些人,包括写稿子的,都已经有惰性了,只不过是机械地在这儿让做什么做什么。
主持人王可:我们中国的,无论是歌手也好,还是艺术家也好,本身也很少有人有机会去那个地方做。可能对你团队的很多人来讲,也觉得不可思议。
李玉刚:感觉都已经打回来了好几次,就别这么执拗了,所以我的性格有时候就比较执拗一点。就是说想做什么,马上就必须做,而且不做成,有时候心理特别难过。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还是靠内容为王,那边的市场咱们不太了解,但肯定有人说这个有市场。讲的之前的这些工作,定妥了以后呢,比如灯光、舞美这些要开始了。
李玉刚:第六次申请了之后,那边同意之后,我接到这个消息以后心情好高兴,真的很高兴,因为我毕竟年龄不大,能够有这样的殊荣,自己感觉很幸运,也激动得不得了。
主持人王可:跟自己接一个电视剧,接一个角色还不一样。
李玉刚:实话实说,比那个还要激动,这个太不容易了。

继宋祖英后悉尼开唱第二人
主持人王可:咱们往很多年推,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吗?就是大家不认识你的时候。
李玉刚:没有,如果那个时候有这样想的话,就证明我思想可能有一点问题,因为原来生活在那样的状态之中,这些只是做梦,梦想,或者有时候稍微想一想马上就不想了,更不敢跟别人说,如果真的跟别人说了,也的确这个人让别人感觉有点问题。(笑)现在推以前,决定是这样。没想到,一步一步生命中,或者自己道路上一步一步都是很大的改变和转机。
主持人王可:讲讲演唱会那天吧。
李玉刚:演唱会之前就累病了,到了澳大利亚悉尼那边是冬天,咱们是夏天,我又一次的发烧感冒,咳嗽不止。
主持人王可:水土不服。
李玉刚:咳嗽得不得了,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而且又作为澳大利亚侨界庆祝新中国六十周年的开篇演出,序幕演出,把我的这场演出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演出,我压力就大了。到了那儿的第二天,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在他的官邸设宴款待我,规格非常非常大。
主持人王可:对于你来讲,可能不仅仅是演出这么简单了,代表着华人的荣誉感。
李玉刚:对,代表着华人,还代表着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一去吃饭,都让我感觉规格很高,或者说我从来没见过,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菜单,上面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我的名字上面都是印着国徽。
主持人王可:这能叫国宴。
李玉刚:可以这么讲。因为它已经上升到一个非常…我们吃的也非常开心,尽管说让人感觉很庄严的一次宴会,但我们吃的非常非常开心。在吃的席间,我们总领事,胡山总领事就讲过,02年中国第一位歌唱家宋祖英老师成功地登上了悉尼歌剧院舞台,七年来无数中国艺术家,哪怕艺术的亚洲家都希望登上这个舞台,都没有成功。他说七年之后我们又迎来一个中国小伙儿,他管我叫“中国小伙儿”,我挨着他坐,他这么说的同时我压力又大了。
主持人王可:除了中国人对您的期盼以外,还有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的自豪感,在国外有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人来这儿演出,他也有自豪感。
李玉刚:是这样的,所以万众瞩目的演出就拉开了序幕。
主持人王可:当时好了吗?
李玉刚:没有,我只有祈祷,让好运降临。就是非常复杂和非常难捱的感觉,然后大幕拉开,隐隐地在台上看到,总领事在,副领事在,文化参赞,各个参赞全都在,我当时只是想拼了,我第一首歌发挥的不是特别好,但是我自己心里头也忐忑不安,当我第一首歌唱完之后慢慢的行礼,用东方的礼节,温文尔雅,我看掌声很多也很响亮,所以一下子压力就没有了,放开了。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这种心情很享受。
李玉刚:大家都难以领悟我的这种心情或者说我所做的这件事情。第二天的时候,我们的领导说带着所有人玩儿一玩儿,悉尼歌剧院旁边都是海,前面就是悉尼歌剧院,大家非常开心,我都不敢看你,不骗你,不敢看它,我就感觉我经历了…
主持人王可:生死存亡的感觉。(笑)
李玉刚:说不清。还好演出一关又一关,一幕接一幕的,大家非常欢迎。但我还是有一些遗憾,包括我的开篇,一开始都感觉发挥的不太好,就感觉对不住大家,有很远很远过来的,包括悉尼过来的,还有国外和国内来的,我都已经谢幕了,给大家行礼,突然很多很多人拿着宣传册让我签字,我大概签了半个小时。
主持人王可: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在讲的这个过程中我都不敢想,我要是你的话,这不是常人能扛住的压力。
李玉刚:我在国内也做了三场演唱会,在这儿之前,我都是嘻嘻哈哈的,在国外的悉尼歌剧院这场演唱会跟我在国内的比,它的…
主持人王可:(笑)你的整个演绎生涯,到目前为止这应该是压力最大的一次。
李玉刚:最大的一次。
主持人王可:应该还有生病的原因。
李玉刚:不生病,开着嗓子唱,我谁都不害怕,不能说谁都不害怕,我自己不害怕,突然生病了,又给我增加了砝码,演出之前,喝的一些水,还好点,一上场的时候,用英文说了一大堆,就是说马上要开始了,我一下子嗓子像着了火一样,说不清的感觉,都是火,一团火,导演拍着我说,李玉刚没事,你放心吧,坐无虚席。我还想一定要仔细听音乐,慢慢地往台口走。
主持人王可:这个不像你。
李玉刚:是,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开个唱,这个像我。
主持人王可: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李玉刚:一个月了。
主持人王可:你讲的时候,那个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环境当中。
李玉刚:上个月的28号,上个月的今天正好在装台,上个月的明天就是刚才我描绘的这场演出,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出道三年跌宕起伏 透露将有大改变
主持人王可:难得,不容易。这也是你在聊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回来了,回国了,最大的压力,算是本年度最大的一件事情完成了。还有什么新的计划?
李玉刚:新的计划,接下来调整新的方向。
主持人王可:从大家认识你,到现在也有几年了?
李玉刚:三年了。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好像还长点。
李玉刚:我们今天讲话都是比较有意义的,我是06年的8月份参加《星光大道》,现在是09年的8月份,而且我也是06年的8月末,整整三年。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时间长,就是因为不断看到你,你的曝光次数也比较多,怎么才出道三年,就有这种坚决。
李玉刚:很多人都讲李玉刚出道三年,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媒体叫“三次转变,三次辉煌”,他们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
主持人王可:你自己呢?三年来,自己到今天了,整三年,出道三年,被大家认识三年,被大家喜欢三年,这三年来做了很多事情,对你来讲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自己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李玉刚:“跌宕起伏”,可以这样讲。这三年经历了很多很多,甚至说我经历的事情,特别从《星光大道》下来之后,我经历的很多很多事情是别的艺人,别的演员一生中都碰不到的事情。
主持人王可:就是我刚才说的,带有传奇色彩。(笑)
李玉刚:谁知道以后还会抒写更多的这样传奇故事,还会不会,但是挺有意思的,生活中给我这么多磨炼,包括我那么多的好朋友,我那么多铁杆粉丝。
主持人王可:对,挺难想象的。
李玉刚:他们一直在支撑着我,支持着我,有时候他们在网上也会提出他们的一些建议、意见,有时候是苛刻的,有时候是支持的,无形之中这些都是催着我往前跑,我不是走,我是跑,拼命跑的一个动力和原因。
主持人王可:没错。刚才讲了触电,然后讲了你的演唱会,之后自己有没有想尝试新的一种挑战?你在悉尼歌剧院都开了个唱,我相信你的计划不仅仅是到这儿就完成了,我相信你肯定还有。
李玉刚呢:怎么讲呢,因为刚刚从悉尼回来,《闯关东》也刚刚在播,以后的计划我也不想透露太多。
主持人王可:想休息休息。
李玉刚:休息绝对休息不了,因为赶到这里了,一休息就卡到这儿了,就跟掉沟一样。我休息不了,休息了就会牵扯很多人。简单透露一下,接下来会有一个延续,或者是更大方向的改变。我的团队也一直在改组,就是这样。
主持人王可:你刚才一直讲我的团队,我的团队,你自己在运营着一家公司?
李玉刚:跟我有一点关系吧,可以这么讲,或者说我的公司一直在有非常大的改变。
主持人王可:你除了自己站在台前表演以外,你是否从事管理的工作?也有?
李玉刚:会牵扯一些,或者说会牵扯很多,方向性的,或者说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
主持人王可:对于很多网民来讲,对于媒体来讲,比如说一个艺人会有专业团队,艺人只是站在台前去表演,完成他的部分就好了。你不是?
李玉刚:我没有那么轻松。
主持人王可:自己还要管理和运营?
李玉刚:对。
主持人王可:很多幕后的事。
李玉刚:能够说走的这么快,是因为自己亲历亲为了很多。

走出《星光大道》曾一度迷茫 未来将涉足电影
主持人王可:舞台上的你大家都认识,都看的出,都知道是什么样子,说说舞台下工作的你,在自己工作是什么样子?大家平常称呼你为什么?就是团队里的人,“李老师、李总”,还是什么?“刚哥”。
李玉刚:管我叫“刚哥”的比较多,的确是公司有重大决策的事情或者是大方向,我是必须要参与的,平时的我,就是属于工作狂。的确是这样。很多很多人都被称为工作狂,但是我挺特殊的,为什么呢?我走了一个跟别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包括我的演出形式。我从《星光大道》走下来之后也一度的迷茫,一度地找不到方向。
主持人王可:不知道未来什么样。
李玉刚:对,也不停找《星光大道》的总导演,就像一根稻草一样,我说你赶快帮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一个公司,最后没有人要我,没有人接受我,06年、07年。
主持人王可:其实那个时候蛮尴尬,很多人喜欢你,大家也都认识你,你自己也很想再去做一些事情,但是无从下手。
李玉刚:无从下手,而且我刚来北京,我是06年来北京,没有基础,抓不到人,找不到岸,一直在船上飘,所以我不停地想找自己的东家,或者是这些大牌艺人都签公司,没有人要我,没有人接收我,而且我那时候又沾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包括讨论我,我的形式怎么怎么样,沾上了很多很多。
主持人王可:风头浪尖上的争议人物。
李玉刚:所以更没有人来要我,我就想,没有人要我,我就自己要自己,只能自己救自己。
主持人王可:你除了是一个很棒的艺术家之外,还是一个很棒的商人。
李玉刚:逼上梁山。然后就建立一些团队,又跟一些大师交往,我身边不乏很多很多老师,他们不懂,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的。
主持人王可:没有可参考的东西。
李玉刚:没有,所以我就自己来想,为自己设计很多东西,所以就走到了今天。
主持人王可:每天都很忙碌,要招呼公司的事情,我知道也是一大摊的事情。
李玉刚:肯定是这样的,思维也要不停转变,今天在网络面前,来到腾讯做访谈,都是自己进步的一个表现,原来有的时候也是这么想,这个不做,那个不做,全都不做,中央电视台,我从那里出来,可以上,这个也不去,那个也不去,现在不行,绝对不行,这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你做了很多事情,包着、裹着、藏着,就等于没做一样,对于我来讲自己也在慢慢进步,在了解市场,在知道商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主持人王可:没错。学习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你一开始在舞台前,舞台前的东西要继续学习,继续进步、充实,我觉得你的那个表现形式是需要研发的,就像公司讲的产品研发,但是幕后的那一块,包括管理和公司运营、支出、收入,真是头大。
李玉刚:很多很多的事情。
主持人王可:看看网友的问题,名字叫“怜刚惜玉”。
李玉刚:这是海南的。
网友怜刚惜玉:我的上班时间,只能偷偷看看人。
李玉刚:春梅,好久没有联系了。
网友:玉刚你好,恭喜你在悉尼歌剧院的个唱,傅哥演得很成功,至于我的同事看电视的时候都没看出是你扮演的,祝你越来越成功,希望在大屏幕上看到你。
主持人王可:大屏幕,就是电影,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李玉刚:有。公司在改组,所以我们公司变成了影视公司,这是第一次跟大家讲。
主持人王可:公司除了经营你以后,你还要经营其他的?
李玉刚:因为我的力量,又进来非常厉害的人,或者说我的合作伙伴。
主持人王可:曾经的公司是专门为李玉刚搭理。
李玉刚:对,曾经的公司是我的音乐公司,但现在公司又扩充很多很多内容,又进来很多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进入,资金有进来,项目也有进来,还有人才,这个人才绝对是高于我之上。
主持人王可:你不单单是一个表演者,而且从事于娱乐文化的操盘者。
李玉刚:接下来会有这种非常资深的人,实力非常强的人,
主持人王可:希望尽快的在电影院里看到你的演出。
网友:有人说你应该来演梅兰芳,你想不想演呢。能不能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说一下理由。
李玉刚:电影喜欢的有几部,比如说,在我心目中一下子就能出来的,《卧虎藏龙》和《新龙门客栈》,是我非常喜欢的,还有一部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梁朝伟和张曼玉演的。我喜欢的原因,我是喜欢挖人物挖的比较深的。
主持人王可:内心人物刻画要深。
李玉刚:对。而且的确是顺理成章的,很多影片太刻意了。
主持人王可:为了制造一个故事情节…
李玉刚:而制造。刻意追求的与众不同或者说立意非常深刻,群众眼光都是很亮的,最后还不受好评。但是我喜欢的这两部片子,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新龙门客栈》并没有挖的很深,但是人物和里面的故事情节非常非常好看。《卧虎藏龙》是一个武侠的,佛教的有,道教的也有,所以在武侠里面开创了一个人物。《花样年华》把人一生中的变故和人心灵最底层的无奈或者是爱恨情愁的交织,把人物表现的特别特别好。
主持人王可:如果尝试大屏幕,你最希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玉刚:这个不太好说,也不能说。让我说谎,我也不能瞎编。
主持人王可:好,拭目以待。
李玉刚:很多很多的秘密。
网友:玉刚,快点出专辑,十二月份你的专辑会出来吗?
李玉刚:应该问题不大。
主持人王可:你之前许过这样的诺言吗。
李玉刚:应该是许过。出专辑对于一个歌手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这边突然一下子不停的很多大事件要出现,我又不得不把那个扔在一边。
主持人王可:最后这点时间来讲讲生活当中的李玉刚。
李玉刚: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没有自己的时间,除了我休息以外,其他都是在工作。
主持人王可:李玉刚没有生活。(笑)
李玉刚:我几乎很少看电视剧呢,为什么?长篇累牍,没有时间看,前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看一部电视剧就是《潜伏》。
主持人王可:我最近老听别人讲,现在也在看,刚看到十二集。
李玉刚:咱们俩现在再看都过时了。
主持人王可:都OUT了。(笑)
李玉刚:我比较感兴趣,包括故事结构和立意。闲暇的时候,可能看到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我可能会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合,姚晨和孙红雷怎么要这样结合,所以我脑子总是在想。上次说带家人去玩儿,到了长春演出完匆匆赶回来,玩儿的计划,包括我今年还有一个计划,中网,我喜欢网球,比较迷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特别喜欢网球,博尔特这些都非常关注,马上就要中网了,我给自己抽出两天时间,能不能看看费德勒或者是纳达尔在球场上的表现,我现在告诉自己,说的玩儿的事都不要当真。既然来到中国,中网嘛,我希望去看看,但我又告诉自己。三年了,爬到今天,真没有休假。
主持人王可:有的时候还是要给自己放松放松。今天跟你聊,能感觉到你是典型的工作狂,虽然我们常常把工作狂放在嘴边,但你是真的工作狂。回家见见父母…
李玉刚:父母都没见。
主持人王可:你这个不行,就太工作狂了。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
李玉刚:有一点对不住家里人,可以这么讲。
主持人王可:我也挺理解你的,到了那个时候不是为自己来做事情了,要为很多人,很多团队来负责。今天我们聊得也差不多了,聊到这儿的时候还挺沉重的,要给自己多多的时间,要给自己留出来那么一点点时间去休息一下。相信喜欢你的人,也都希望李玉刚能多休息,别太劳累,肯定是这样。刚才又讲了去悉尼都病倒了。最后的时间,还是要把视频窗口交给李玉刚,再对今天所有线上网友以及之后收看我们视频回放的网友讲上一些话。
李玉刚:亲爱的网友,包括我的铁杆刚丝,大家好。这两天我们见面的机会还蛮多,因为我的曝光率也比较多,但还是一样,我心疼我的同时,也比较心疼你们,你们也保重身体,每天少上一会儿网,期待不久的将来,或者说12月份我如果能够在人民大会堂做演唱会的时候,我们能够有见面的机会。同时希望大家保重身体,给你们家里人问好,谢谢你们三年以来给我这么大的支持,这永远都会记我的心里,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可: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希望你之后的这些计划也是像刚才我们聊的悉尼歌剧院一样,继续的创造传奇,继续的顺利。
李玉刚:谢谢。
主持人王可:今天的节目到这儿结束了,谢谢李玉刚,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