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的第一个群众游行方阵“浴血奋战”里一共站着18位白发苍苍颤颤巍魏的中国老兵,当他们通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的嘉宾全体起立为这18个老战士鼓掌,那一时刻我就想起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著名传记书名:老战士永远不死。
共和国60年大庆的“国礼”中出现18名老兵,这可能也是国庆阅兵史上第一次用这样特别的老兵方阵向当年那些为共和国建立出生入死的所有老战士致意,耐人寻味的是,当我们想起用国家礼仪向这些老战士致敬的时候,从前那些千千万万的老战士中也只能有18个人有机会站在游行的花车上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作古。
前人说过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在。
在这18位参加阅兵游行的老兵中有两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王恩田——原海军装备技术部订货部副部长(副军职),1925年出生。荣获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奖章。参加过1953年国庆阅兵方阵。
郝万明——原海军纪委专职委员(副军职),1928年出生。荣立大功一次、小功两次。
现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沧海》里,李幼斌饰演了一位当年从红军时代就参加革命的老战士李山魁,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他已是解放军某部红六团的一位营指导员,在那场著名的金门岛海战(居中为金马海战)中,李山魁率领全营坐上小帆船跨海抢滩冲上国民党守军的阵地,一度在攻坚战中获得优势,但奈何我军后援不至,最后登上金门岛的9217名包括红六团在内的进攻部队全军覆没,成了流落大海那边的冤魂。
这可能是中国影视作品里第一次正面全景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这次完败——金门海战作为解放军军史上许多次重要的战役失败之一,其实从来与那么多的战役胜利一样对中国军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沧海》揭示,所谓的中国海军也正是从那场大败的教训中建立起来的。
除此而外,《沧海》特别安排了金马岛海战登陆血战之后侥幸生存下来的李山魁历尽千难万险游回大陆却从此被褪去英雄光环,成了一辈子为自己的英雄身份寻找公正评价的第二个“谷子地”。
谁能告诉我,如李山魁这样的“谷子地”,在新中国建立的战争史上共有多少?
我相信真正的答案肯定是“无法统计”。
而60年国庆大阅兵中出现的18位元勋老兵包括那两位海军老兵是不是也包含了对如李山魁这样的“谷子地”们的致敬呢?
《沧海》是商业电视剧,也是必须合符出品口径的文艺作品,它能做的似乎只能如此——从金马海战中侥幸得生的老兵李山魁的后半生与疾病、穷困和自责相伴,他穷后半生之力为自己的档案洗清,更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李强身上,希望其能继承未了的遗愿当海军,所以,李山魁的家庭与海军之间的关联就与他的战友后来成为海军将军的王山魁(尤勇饰)的家庭与海军的关联特征明显不同,《沧海》并没有只停留于从战争到和平年代中国军史中那些最光鲜亮丽崇高伟岸的一面,而用对被历史遗弃的老战士李山魁的深情观照,展示了创作者用心良苦的人文关怀一面。
其实,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在每一个时期波澜阔的战争经历的背后,也都有那些与李山魁一样出于各种原因被史记遗弃的命运不堪的老战士,抗日战争有,解放战争有,抗美援朝有——多年前曝光的被俘志愿军们的苦难人生曾引起广泛争议,就是在最近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样的事也有。
但,有,又能怎么样?
所有的正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总是为胜利者的胜利而书写的。
那些在历史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排除于胜利之外的人们,也许他们的业绩更崇高,他们的经历更惊险,他们的贡献更伟大,他们能有如那位最后死在儿子考取海军军校的路上的老战士李山魁一样命运,已然可以含笑泉下了。
李幼斌演出的这个李山魁的故事,或者可能就是《亮剑》里那位风风火火的李云龙将军革命成功之后的故事续传,或者许多如李云龙那样有过轰轰烈烈革命往事的老战士最后也会在如李山魁一样的终局中了此残生,《沧海》的这份强烈的人文关怀,或者来自于编剧翟晓光、导演赵浚凯作为对军史和军人有深刻情结的文化创作者对历史和老战士们的良知,或者也来自于对军事历史题材有深刻认知的海润影视创作团队的独特体验。
一个只有18名老战士的游行花车。
一个只能抒写李山魁一人命运的《沧海》。
其实,这些,看似都不足以写尽那些被称为“不死的老战士”们的人生际遇里的苦难与光荣、不幸与沧桑。
但除此之外,面对一天天远去一天天冰冷的所谓历史,我们又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