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完胜《阿凡达》,证明好莱坞关注现实的传统没有变,一直以来,科幻电影在奥斯卡上很少摘得最高荣誉,比如30年前的科幻巨制《星球大战》就败给了喜剧片《安妮·霍尔》。《阿凡达》虽然很强大,但对于评委们而言,票房和人气不是评奖的唯一标准。尽管《阿凡达》和《拆弹部队》都是反战题材,但子虚乌有的“潘多拉”毕竟太远,遥不可及,而《拆弹部队》镜头下的伊拉克,从地理距离到心灵距离都离美国公众很近,特别是《拆弹部队》近乎纪录片式的残酷场景,令人窒息的排爆场面,足够真实和震撼,自然贴近观众和评委的心。
《拆弹部队》的胜利,也是小成本电影的胜利。投资只有《阿凡达》1/20的《拆弹部队》,虽然没有炫目的特技,没有华丽的场景,但因为其“大视角”,延续了连续几届小成本电影在奥斯卡称王的传统。对于观众来说,电影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或者好笑的与不好笑的,比如《疯狂的石头》。小成本仅仅代表投资少,并不代表艺术性也小。如果精雕细琢,说不定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所谓的“小投入,大产出”,用到《拆弹部队》身上,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事实上,《阿凡达》“天神下凡”,靠的是高科技和环保题材,尽管3D技术的应用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毋庸讳言,《阿凡达》的故事老套,理想化的色彩过于浓厚。对于盲目跟风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大投入、大制作或许可以带来大票房,但如果缺少了人文关怀,缺少了现实批判,仍旧登不上艺术的最高殿堂,纳布科夫“艺术离不开真实”的感悟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格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可以看做是好莱坞送给所有女性导演的三八节礼物,更是对毕格罗这位“不断创造历史的女导演”的致敬和认可。毕格罗说:“男人那活儿,我能干得更牛”,不能不承认,她做到了。那样一部男人化的影片,到处充满了雄性荷尔蒙味道,给人以“最深切的绝望”的影片,证明了毕格罗超凡的能力和实力。更重要的是,同某些为军方卖力做征兵广告大片的好莱坞影片相比,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更像是一份不作说明的诊断书,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有的只是引导和反思,潜移默化中让观众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