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西游记》(张纪中版 浙江版 六小龄童版 香港版 日本版)被当做经典翻拍的典型案例在两会上讨论。
人民网4月7日报道 近年来,四大古典名著的电视剧重拍热闹起来。李少红、高希希、吴子牛、张纪中正带领各自的剧组紧锣密鼓、南征北战。但出人意料的是,由浙江永乐影视集团投资、程力栋导演的52集《西游记》,于春节期间抢先播出,不仅激发了一些观众关注经典翻拍的热情,而且还被作为“文化产业”的话题带到了两会讨论现场。
近10来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即使金融危机也没能阻止其强劲的势头。去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就拿经典翻拍来说,尽管和前一轮较大规模的经典翻拍相比,影视公司的投资实力大大增强、编导演职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明显提升,同时首轮翻拍的影响至今犹存,观众对经典名著的重新改编充满期待,这就为“高票房”、“高收视率”提供了保证;然而,当前的重新翻拍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首轮翻拍的总体成功,使今日的翻拍者充满“影响的焦虑”,为了规避影响、纾缓焦虑,编导会刻意经营、雕凿,其结果往往偏离经典、甚至误入歧途;二是文化一旦产业化,就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淘汰,为了收回投资、获取利润,编导往往会以过度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策略取悦观众,其结果有可能赢得不俗的经济效益,却破坏、解构了经典著作的思想内涵,输掉了文化效益。如此翻拍,在“产业”上也许会成功,但在“文化”上却肯定是失败。缺乏文化的影视文化产业不仅跛足与畸形,而且也违背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初衷与目的。
众所周知,四大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珍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阅读去感受其艺术魅力、领略其文化内涵。但在电影尤其是电视被广泛普及的今天,“阅读”大有被“视听”取代的趋势。这一趋势既推进了影视的产业化进程,也促成了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泛滥。在如此背景之下,经典翻拍很容易落入流行文化的圈套。经典名著虽然因此得以普及,但观众接受的已经是荧屏化了的经典。这种外在形式的声色化、立体化,往往是稀释原著内在精神的结果。比如,当年杨洁执导的《西游记》,在凸显反抗与励志主题的同时,没有充分顾及小说《西游记》复杂的宗教内涵,或者说没能容纳原著的寓言主题。从这一角度而言,它还只是一个少年版。正因为其整体上的少年特征,六小龄童塑造的栩栩如生、猴性十足的孙悟空,才显得恰到好处,并反过来掩盖了少年版欠缺思想深度的不足。而该版《西游记》的反复播放,几乎将迂腐呆板的唐僧、机灵勇敢的悟空、贪吃懒惰的八戒、老实木讷的沙僧深深地烙印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正是由于这样的印象太过深刻,刚刚播完的程版《西游记》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但从经典改编的角度看,不被大众认可并不等于说没有价值、完全失败。因为大众很可能长时间疏于“阅读”原著,遗忘了经典本身的内涵,他们据以评判的标准,不是原著本身而是对原著的翻拍或者说就是杨洁版《西游记》。
实际上,程版《西游记》被大家忽视但却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正在于该剧注意到原著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并力图将它呈现出来。陈司翰扮演的唐僧形象比以前显得丰满,其原因就在于通过一系列“情劫”的演绎,让观众认识到尚未修成正果的唐僧毕竟是血肉之躯,面对各种感情,他必须“入乎其内”,但作为执着的僧人,他还须“出乎其外”;在人与僧的纠结中,他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费振翔扮演的孙悟空,也如在小说中一样,是一个逐步丰满、成熟的形象,他的顽劣使他难免心猿意马、好勇斗狠,但通过修炼他最终得以悟道成佛。此外,正如一些观众发现的那样,程版《西游记》具有明显的人性化倾向,这种倾向与成仙成佛会有冲突,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但另一方面却有利于表现儒家的伦理精神。由此看来,与以前的版本相比,此次改编与翻拍更加接近原著。这种注重思想内涵的改编倾向,不仅与文化产业的要求相一致,也充分反映了从经济繁荣到文化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值得我们以宽容的心态去关注与呵护。
尽管程版《西游记》有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它想取代杨洁版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获得更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更何况炒作已久的张纪中版《西游记》不久之后就会播映。在杨、张两版的夹击之下,程版《西游记》中那些值得玩味的思想内涵、可资借鉴的改编经验,如果不予以发掘和提倡,很可能会被永久尘封起来。
由此看来,经典翻拍若想取得成功,必须既要忠实原著又要体现当代精神;既要考虑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还得满足观众对经典的认识与想象;如果是经典重拍,还须尽量寻求创新、避免重复。要在这多重要求中达成某种平衡,的确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或许经典与大众传媒之间存在着某种与生俱来的冲突,如何将这种冲突的程度降至最小,是经典翻拍以及影视文化产业所面临的根本挑战。这自然也给有志于此的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