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海报
2003年,徐静蕾低成本处女作《我和爸爸》,以她半体验式的情感描摹,诚意十足但技术粗糙,手法稚嫩,基本停留在学生作业的水平。《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投资大了,野心也很大,可除了李屏宾的摄影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其他的很是失败。《梦想照进现实》带着实验颠覆初衷的玩闹,最后落的乏味冗长无意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就是眼高手低且定位不准。
《杜拉拉升职记》较徐静蕾执导的前三部电影而言,她是进步了。至少在个人创作擅长与电影形态,找准了定位,有长足的进步。
《杜拉拉》紧扣纯商业类型片的定位,为观众带来了一部轻松的都市爱情电影。好莱坞式的叙事方式——名著/畅销书改编、明星、笑料、闪回、悬念、省略、音乐、幸福的结局。几大要素齐备,并解禁浑身解数逐个要素的放大和渲染。戏剧结构的处理上也严格按照1:2:4:7:9原则,即:影片10分钟主人公亮相,20分钟制造戏剧大悬念,40分钟强化冲突(戏剧小高潮),70分钟戏剧大高潮、90分钟冲突解决。这种以观众心理(观影需求)出发的电影形式,最容易调动观众情绪,从而递进式接受故事/人物的“真”——至少在叙述故事层面,观众会买账的。对照之前同类票房不错的《非常完美》与《杜拉拉》有着同质/一致。《杜拉拉》中人物的生活质感/真实感,人物无论在生活逻辑还是情感逻辑上的可信度都强于漫画卡通式的《非常完美》。当然畅销小说《杜拉拉》为提供了非常好的剧作依据,给此片加分不少,片头署名编剧三人,片尾署名编剧的多达十余人,足见徐导对剧本的重视,值得表扬。演员们的表演属水平内正常发挥,就不谈了。
在服装、化妆方面《杜拉拉》与《非常完美》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场戏主角几乎没有重复穿同一身衣服,同一个妆面(女主角)。年初,我与金依萌导演在闲谈中问及服装的问题,她笑言:这些衣服都是在动物园淘来的,很便宜。我说:嗯,看来你作为制片人之一是有道理的。她惊诧:你是第一个注意到我是制片人的。
徐静蕾至少有lotto运动装的赞助,恐怕不要太操心服装价格了吧
摄照方面,《杜拉拉》比《非常完美》略输一筹。《非常完美》镜头语言比较统一,剪辑流畅。《杜拉拉》则多处出现接光不准和视点不准的问题。《非常完美》有两个段落,显示出金依萌的想象力和把控力,一是:章子怡医院过道撞翻病床段落——狭小空间的摄影机运动;二是:章子怡布置展厅段落——通过摄影机运动的达到了同一空间大限度压缩时间,景深、镜头内的运动处理比较见功力。这样的惊喜(技术层面)在《杜拉拉》中并没出现。总体上看,两片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分屏、叠画等MTV式处理来营造所谓的“时尚”与“活跃”,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是破坏了电影化的手段。另外这两位女导演在双人对话的音画处理上都是短板。
两部电影都有软广植入,《杜拉拉》的品牌更多一些(出品单位之一的DMG客户资源优势体现充分)。在此之举一例,做个简单的对比。《杜拉拉》有马自达两款车型植入;《非常完美》有奔驰一款植入。按石康对影视剧成功的软广植入原则:平滑、深入、无缝(大意)。显然它们做的远远不够,《非常完美》处理的稍好些(奔驰在行驶中有一次有惊无险,展现了奔驰良好的制动安全性能);《杜拉拉》中没有展现马自达车性能段落。不过但凡留意过《2012》对宾利汽车的植入处理,立马就明白了即便是处理软广植入,我们与好莱坞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两部电影都比较恰当的运用了动画特技,尤其是《杜拉拉》中公司背景墙上花朵图案的动效处理,有新意——切合人物和剧情,也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徐导的“鲜花盛开”公司。
这两部电影,最让人不满意的是声音造型。当我问及金依萌这个问题时,她也认同,并提出国内声音技术人才短缺,《非常完美》前期是国内团队完成的,她不满意,最后拿到韩国由电影《老男孩》的声音技术团队做的后期完善性处理。不知道徐静蕾导演是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举《黄土地》腰鼓段落音画不同步为例,提出过国内除贾樟柯以外导演都不重视声音造型问题。)
我预测《杜拉拉》能超《非常完美》。原因有四:一,畅销书奠定的读者群,将《杜拉拉》这一电影话题,转化成更有影响的社会话题,关注度极高,而当时的《非常完美》只是个电影话题;其二,《杜拉拉》人物、故事的贴近感会拉动票房主力进入电影院且口碑不会差;其三,中影不遗余力的大推特推、保驾护航,徐静蕾等主创近乎突破底线的宣传(激情戏片花炒作为例);其四,这半年来银幕数的自然增长。
徐静蕾跻身亿元导演行列应该是没有悬念
写到这里,我觉得上述文字很多都是“废话”——更像是写给自己看的:电影主创及投资人不一定看得到,读者可能觉得枯燥和不重要。
在此我还是要谢谢张文伯能请我提早看片,也希望中国在票房疯长的现实里,能给影评人与电影人与观众更大的三位互动空间,让中国的商业类型片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