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战》剧照
公元117 年,英国北部某地的午夜,大雨滂沱。试图入侵的古罗马赫赫有名的第九军团,在此安营扎寨。大部分士兵都在熟睡,唯独站岗的士兵在抱怨。这是导演尼尔·马歇尔(曾执导《黑暗侵袭》)的古装史诗片《百夫长》的一个拍摄场景。主人公、百夫长昆图斯·迪亚斯(迈克尔·法斯宾德饰)对站岗的士兵说:“我很了解敌人。他们是不会光明正大地和我们开战的。这是场新的战争!”
突然间,黑暗中传来一丝声响。根据剧本,那应该是当地匹克特族蛮人发出的动静。不过,鉴于这个特定的拍摄时间和地点,这声响倒更有可能来自于另一部关于第九军团的电影拍摄组。那部电影叫《失落的第九军团》,导演是拍摄过《末代独裁》和《国家要案》的凯文·麦克唐纳,由《特种部队》男星查宁·塔图姆主演。他们也恰好在附近拍摄。两部影片将陆续于今年上映。
今年,西方涌现了一波古装史诗片的拍摄热潮。除这两部题材撞车的“第九军团”电影以外,近期我们还将在大银幕上看到好莱坞的希腊神话史诗片《诸神之战》,该片在北美上映后便轻松登顶票房。而在此之前,儿童历险片《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已让我们一睹了希腊众神的风采。而在电视荧幕方面,继HBO 电视台风光一时的古装电视剧《罗马》结束后,受角斗士题材启发的《斯巴达克斯:血与沙》(以下简称为《斯巴达》)正在Starz 电视台火热播映。
每年票房排行榜的冠军都是史诗片
古希腊与古罗马,向来是西方史诗片主要的两大素材来源。无论是希罗多德、普林尼等历史学家所谓的正史,还是包括《荷马史诗》、《圣经·旧约》等在内的民间传说和宗教典集,都为西方电影人提供了大量精彩的故事脚本。
上世纪50 年代,好莱坞曾兴起一波短暂的古埃及题材热潮。1955 年的《金字塔血泪史》便是以古埃及胡夫王建筑大金字塔为背景,而另一部由《卡萨布兰卡》导演迈克尔·柯蒂斯1954年执导的《埃及人》,则反映了古埃及的王权、宗教之争。
然而,古埃及史诗片的热潮还未持续几年,编剧们的目光便迅速转向了孕育着更多传奇与神话的地中海北部的希腊半岛。无论是正史里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希腊神话中人物形象饱满的众神,都是西方电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仅在银幕上扮演过奥德赛的明星,便有柯克·道格拉斯等数人。
古罗马帝国则是西方史诗片编剧们青睐的另一种题材。尤其是公元元年前后,罗马共和制灭亡被帝制取代、埃及并入帝国版图、耶稣诞生、基督教创始等等重大事件,均发生于这一时期。因此,好莱坞电影人也顺理成章地把目光瞄准了这短短的几十年。《宾虚》、《圣袍千秋》、《你往何处去》、《万王之王》、《耶稣传》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1959 年,威廉·惠勒导演的《宾虚》一举获得当年奥斯卡的13 项大奖,创下了奥斯卡纪录。该片也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史诗片的全盛期。50 年代后期,几乎每年票房排行榜的冠军都被史诗片夺得。在这样的潮流下,连一贯个人风格鲜明的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也加入其中,导演了反映古罗马奴隶起义的影片《斯巴达克思》。1962 年,年度票房前十位的电影里居然有三部是史诗片。
然而,史诗片的过多涌现也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高昂的制作成本(当时可没有蓝屏拍摄和CGI)也加速了它的没落。60 年代初,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拍摄的《埃及艳后》,成为西方电影史上的最大灾难。由于拍摄期间先后遭遇女主演伊莉莎白·泰勒患病、导演和男主角更换、外景地迁移、剧本重写以及管理混乱等多种因素,《埃及艳后》前后追加的投资累计高达4400 万美元之多,而影片最终上映后的票房却仅为2400万美元。20 世纪福克斯几近破产。《埃及艳后》的失败,无疑宣告了西方史诗片全盛期的终结。影片上映后的第二年,全美票房“十大”中已经没有一部史诗片的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