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22日,台湾表演工作坊即将登陆东方艺术中心的话剧《绝不付帐》里,万芳就要从“女神”沦为“女奴”——物价不断上涨,夫妻两人辛苦买来的房子质量问题频发,因为不满奸商剥削,最后她决定采取“猛烈”手段保护家园。这个戏1998年曾在台湾轰动一时,不少大陆戏迷也通过各种方式熟识了这个戏,这次2013版请来“新不了情”万芳领衔这样一个厉害的家庭主妇,气质差异可想而知。不过,万芳却觉得这没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过路见不平,最剽悍的时候还跟警察吵过架。”
通过人物跟这个世界连结
记者:虽然是夫妻,但是剧中你跟华少演的两夫妇在面对不公时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万芳:华少的角色每次讲的台词都是他心里头的理想世界,可是这和现实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演的“玫瑰”想要把他摇醒。我觉得这也是在讲很多夫妻之间的关系,因为很多男人把钱交给太太,让她去弄去管,所以他们不清楚现在肉价菜价已经涨成这样,只有太太有这个危机意识。这个戏就好玩在,“玫瑰”会讲出很多女人的心里话。
观众在台上不会看到万芳
记者:唱歌之外,你的演戏天分上海观众在《宝岛一村》里体会到了,当时很多人看完以后才惊呼,不会吧,那个演朱妈妈的是万芳!?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演戏天分?
万芳:我觉得我有一部分天分,但很大一部分是努力,并不是一开始接触戏剧就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开始我笨拙得不得了。你们知道的戏剧作品都是近期的,其实早期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我觉得做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一些些天分啦,但是只靠天分绝对是不够的,因为天分是会被用完的,那你如果没有继续去努力去增加可能性的话,反而会被天分局限了。
记者:很多人的天分是被伯乐发现的,那你呢?
万芳:其实一开始我是毛遂自荐,去见了李国修老师,参与了生平第一部舞台剧《莎姆雷特》。那时候国修老师就说我是初生之犊不惧虎,他发现我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给予我的指导我吃得进去,然后后来他就继续跟我合作,当然也有其他导演找我演电视、电影。我不是戏剧科班出生,所以国修老师对我的指导是非常受用的。他说:“演员不是演什么像什么,演员是要演什么是什么。”这句话套用在我自己的三个人生角色,DJ、歌手和演员,也是这样。其实就是进入这个角色。在戏剧里头,我要跟一个小朋友产生母子关系母女关系,要跟华少成为夫妻关系,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在舞台上就不是,四不像,所以在那个当下,我就是她,观众才会看到夫妻的感觉,观众在台上不会看到华少和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