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故事与之有关? 揭开胶东“模子坟”之迷
有一个传说,烟台本地的老人们或许还会记得:古时的老人,一活到60岁就会被儿女们活埋,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换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模子坟”……
都说这个传说是真的,因为在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市,至今仍能找到这样暴露在外的“模子坟”: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壁由底渐渐向上收小,做成一个圆圆的穹隆顶,样子有点像旧时代盛油的篓子,而且多形体很小,不过一米见方,仿佛是农家院里的鸡窝。当然,这个传说也伴随着一大疑点:地方史志、史书均无相关记载,而且,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六十换甲子”能是真的吗?
2002年,开发区岗嵛村北,发现约1万多平方米的墓区,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砖室墓,方底圆顶,面积很小。市博物院的专家马上联想到了传说中的“六十换甲子”,十分珍惜这似乎能够揭开谜底的机会,先后3次深入墓群研究,并清理砖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余座。此后,随着2003年对蓬莱市南吴家墓群、2005年对莱山区王杆墩村北、陈家村西都墓葬的发掘,“模子坟”的考古资料逐渐充实和丰富。
这些“模子坟”,不论是砖砌墓、砖石混砌墓还是石砌墓,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浅浅的埋在地下,形状则全部是仿照地面房屋,墓壁分八边形和四边形,内壁砌有仿制的斗拱、门窗、桌椅、灯台等,俨然一派居室模样;同时,有些砖室墓排列较为紧密有序,方向一致,结构、葬俗、随葬品等均无明显的差异,推测应属于一个家族墓地。
在研究中,细心的闫勇及同事们发现,墓室内用砖做成的棺床上,都是集中堆放人骨,一般有2至4个人骨架,叠放得很整齐,然后再在骨架放上人头颅骨,而头骨数量多为两个,偶尔也会有1个或3个。于是,一个颠覆千百年传说的推断产生了:尸骨的形态并非是人死时的自然之形,而是一种迁葬的形式,即二次葬!也就是说,“六十换甲子”的传说并非事实。
在这个推断的基础上,专家们又找到了更多的历史依据:从多数墓中的随葬瓷器判断,墓葬均属于元明时期,所收集到的塔式墓的题记,甚至有“皇庆元年”(元代,1312年。威海市博物馆藏)、“大元至正”(元代,1341年。蓬莱市龙口店出土)、“洪武十一年”(明代,1378年,牟平区北头村出土)、“成化二十二年”(明代,1465年。荣成市石棚闫家出土)等精确的年份,可知这种墓葬主要流行于元、明时期。
回归历史,宋元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不断南下,数度入主中原,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极大地影响了汉人。显然,并非是汉人传统的“迁葬”的风俗,与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揭开了“模子坟”的秘密,记者不禁会问:空穴无来风,为何会有“六十换甲子”的说法呢?闫勇解释说,印度的佛经《弃老国缘》有类似记载,说古代印度有一个弃老国,老人者,皆远驱弃,但胶东半岛的“六十换甲子”传说是否是来自佛经,却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