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用床板和解放鞋鞋带为女儿自制钢琴
王开罗的二女儿在弹奏父亲制造的钢琴
记者昨(27)日从深圳博物馆获悉,该馆近日将深圳一普通退休机械工人花费7年手工制造的钢琴,作为见证改革开放的历史文物永久性收藏。
昨日,记者看见到了这台重达400斤的手制钢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圳老人王开罗用床板、鞋带、旧呢子布料等简陋材料制作出了这台音色悦耳的钢琴,表达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普通家庭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用解放鞋鞋带做击弦机
老人名叫王开罗,江苏徐州人,他自1975年开始制造这架老钢琴,并于1982年3月最终制造成功。昨日,当王开罗的二女儿王晓婷用父亲亲手打造的钢琴演奏时,客厅里流动着轻柔优美的旋律。诞生26年,钢琴除了低音部分稍显缺憾之外,其在高音部分尤其清亮悦耳。
记者发现,王开罗屋内摆放了四台钢琴,仅客厅里就有两台。而在1975年,对于家庭月收入在60元左右的王开罗一家来说,当时收音机在普通家庭都难得一见,一台售价1200元的上海产聂耳牌钢琴更是奢侈品。然而凭借着对音乐的爱好和对女儿的期待,他开始了克隆聂耳钢琴的DIY之路,总计花费大约600多元,省了一半的钱。
亲手制造一台钢琴,首先是进行测绘画图,而后王开罗开始搜寻各类可利用的材料,譬如睡觉的床板可用来制成琴盖。
王开罗介绍,这台钢琴一共采用了枫木、柳木、沙木、红木等四五种木料,而毛料的利用率仅为0.4%左右,“音板是用实木制成的,这样能够保证反射声音的响亮浑厚。键盘是用红木制成的,这样不容易变形”。
制作钢琴最复杂的是击弦机,它是击发琴弦振动的主要部件。钢琴共计1万多个零件,击弦机就需要8000多个零件。这个部件花费了王开罗两三年的业余时间,从木制的榔头到其中的呢圈都是王开罗一点一点捣腾出来的。
记者发现,其攀带用墨绿色的解放鞋鞋带来代替,而王开罗告诉记者呢圈则是用旧呢子大衣的零碎布料制作的。
而钢板背架219根弦均是王开罗用手工电钻一点一点焊接切割出来的。
钢琴将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对于一个普通的机械工人来说,制作一架高精密度的艺术钢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王开罗很自信,“当时手头上没有太多钱给孩子们买钢琴,但是我可以通过双手一点点来创造。”他说,“我考虑的就是,要让她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由于这台手制钢琴,王开罗的三个女儿此后都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女儿王晓蕾在澳门一所中学做钢琴教师,二女儿王晓婷也曾在日本留学学习电子音乐,而三女儿也考上了艺术院校。
二女儿王晓婷说,“小时候钢琴是我唯一的玩具,而长大后,音乐丰富了我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