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小报眼里的上海黑幕:满城尽骗
小报眼里的上海黑幕
洪煜
小报在叙述摩登现代时尚大上海的同时,也在揭露着大上海的黑暗和险恶。上海是要人们灵魂的坟墓,是滑头者征服的福地,然而在上海繁华的大马路上,不知有多少无衣无食的流浪者和为生活日夜奔波的小市民。
上海是东方最繁华的巴黎,既是最文明之地,也是污浊黑暗的地方,妓院、赌场、烟窟遍地皆是。在小报的叙事中,上海成为罪恶的渊薮,人们想象中畏恐的都市。小报认为“上海好象一口大染缸,初来的异乡客,正是一匹素绸,不久就要染成颜色了”。
李伯元在《游戏报》中说,“海上为通商巨埠,骄奢繁盛”,是“势利之区,逋逃之薮”,为“五方之所杂处,九流之所丛萃,诡危变诈之事,无日无之。”吴趼人更是直言不讳,“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梦想不到的事,都在上海出现”,上海是个“轻浮险诈的逋逃薮”。
社会黑幕
小报视野中,上海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黑幕,到处布设有意想不到的“陷阱”。因此,小报文人为人们“指点迷津”,“把上海所有的秘事,一桩桩宣布出来,使得上海的人,能够晓得想不到的事情,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是上海的人看了本报,能够知道上海有什么秘事,助长自己的经验,不致于受他人之欺骗。”
上海的绑架、抢劫、杀人等各种犯罪案件也是小报所热衷的话题,使人有惴惴不安之感。 上海“生活的高昂且不说,便是匪盗横行,已足够你胆战心惊了,富翁的绑票,平常人的剥猪罗,抛顶宫,拆梢……四轮阶级的人们,风驰电掣写意,实则死神时刻在他脑中起伏,为求生命的保障,雇了白俄做镖客”。上海的投机事业,“绑票保险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小报因此评论道:“现在的富翁巨贾,住在上海,真是危险极了,一个不留意,诸位绑票先生竟要看相你,随你怎样防备得严厉,对不起,总要落一个空,给颜色你看。”不仅对于富翁有如此不安全之感,那些衣着鲜艳者,也颇感不安,随时有意外发生。
即使是在弄堂里,大人们也是不敢让小孩们独自到弄堂口玩耍,因为有“种种的欺诳事情发生”。对于弄堂以外的世界,那更是不可想象的危险境地了。大街上时常有“红头阿三之凶”和“丘八老爷之恶”将“马路小开”逼居弄堂里内。小报认为,随着上海都市文明的发展,都市的罪恶也随之而扩大,因此,“租界市民那一家不是无时不在想到盗匪快要来到的恐惧”。小报这种叙事虽有一些虚夸的嫌疑,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部分反映,丰子恺在其《旧上海》中也曾反映过上海的险恶,说旧上海社会生活之险恶,是到处闻名的。“打呵欠割舌头”就是说,你张开嘴巴来打个呵欠,舌头就被人割去。极言社会上坏人之多,非万分提高警惕不可。
行业黑幕
小报发挥其揭露社会黑幕的功能,言大报所不言,登大报所不敢登,对于社会及各行业黑幕进行了多方位暴露。虽然,其中不免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旧上海社会行业状况。他们为谋求利益而置行业道德于不顾,设置重重骗局,让人防不胜防。小报为市民大众描绘了一幅千奇百怪的上海行业黑幕的图景。书业为了骗得读者的邮花而在报上刊登虚假广告。大小报馆为了骗取广告费而心甘情愿地置社会“舆论公道”职责而不顾。电车上卖票人每天“起码要揩三块钱”的油水。电车上的揩油,一直是为道德法律所不允许的,但在当时的上海,电车卖票的揩油,“已成为惯例”。黄包车夫经常用掉换铅角子来敲诈一般顾客,而受骗上当的人也无可奈何。“你陆稿荐的肉好吗,我开肉店,我就取名陆稿荐,你文魁斋的糖食好吗,我开糖食铺,我就取名文魁斋,……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做得好,我做的小说不叫啼笑因缘,也要叫啼啸鸳缘,顶聪明的人,还不止这样,率性我就改名张恨冰,你眼睛看花了,那我便是张恨水,我的文章,岂不身价十倍。”时人笔记也有“陆稿荐冒名有几处,不知谁假与谁真”之慨。《上海报》刊登一家铜铁床业公司广告,说此业多有舞弊,“设非识货者,每易受欺”。连刊多日,虽属广告性质,为同业相倾词语,但也反映了这一行业黑幕的部分事实。很多的小报馆也有设下种种骗局。他们经常互相交换告白,互相吹捧,最终只见广告,不见报纸出版,无非是想骗得一些读者的邮花。等等。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各类行业的骗术也在不断翻新。小报说社会文化愈进步,道德愈堕落,这“骗术”也就愈神奇。“最近一批借制片公司名义捞取报名费的骗子淘汰以后,便进一步来了许多校长化的骗子,在各报分类广告里,往往发现‘学校招聘’,而所索代价也往往至数千番之钜。”揭露骗局无处不在。为此,《立报》上发文评论说:“打开报纸看,只见是‘欺骗’的新闻,什么‘俄人变钞票’、‘钱福生虚设影片公司’、‘四川妇人控友开跳舞场骗股款’,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口里就常说‘骗口饭吃’。所以作者明明是抄袭偏说是参考,绅士们在舞台场里狂欢,倒说是‘娱乐救国’,社会上愈会骗的人,却愈得人爱戴。”在小报的另一视界中,上海都市社会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欺诈的世界,各种骗术粉墨登台,“……际此混沌时代,大骗小骗,神出鬼没,政治舞台中,一出马骗新戏,日夜搬演”。
小报视界中的近代上海黑幕重重,不胜枚举。似乎上海是一个黑幕世界了,小报甚至得出了只有骗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来的结论,认为“要吃饭非用骗的工夫不可”。对于种种骗术,小报作者连连惊叹其“骗术敏慧绝伦”,在上海,欺骗,“可以说是无日无之”。吹牛,也是无处不在,它是人们所必备的生存手段和处世哲学。因此,小报也淳淳告诫人们说:“在上海混混的,吹牛工夫却不可不学,否则老实的告诉你,上海绝对没有出息。”同时小报也给人们为人处世的忠告,认为在上海这一世风日下、尔虞我诈的社会中,“不有处世三昧,难免时时碰壁”。
小报文人的心理
小报在竭力渲染社会黑幕、都市罪恶、人心浇漓的同时,也在探究社会堕落的原因所在。小报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后果是西方文明即欧化而导致的,指出,“我国历来向称礼仪之邦,文化的先进者,所以倒也曾经受过外国人的崇拜。可是,自从革命之后,把一切的旧礼教都打倒,说是要学文明。当然了,文明就是欧化,于是乎中国旧有的文化也随着无形中的逐渐消灭。在这打倒一切旧礼教、旧文化所谓文明进步的国家里,我们睁开眼来一看社会上的现象是怎样,翻开报纸,有的是绑票、盗案、强奸、诈骗恐吓等等新闻。”将社会伦理道德的丧失,社会的混乱以及犯罪的根源归咎于文明的“欧化”,却也是失之偏颇之论。
小报对于上海的种种黑幕淋漓尽致的发掘,描绘了另一幅上海景象。这一图景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有小报文人内心复杂心理所使然。上海近代化过程中,各色市民都在这一繁华都市中谋求生活,生存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免不了有众多恶俗伴生而来,种种黑幕和骗术成为他们在商业都市中的生存智慧和处世哲学。小报视野中的黑幕上海,自有其虚夸的一面,又有其部分历史的真实,更有一种哗众取宠的心态。另一方面,小报文人对于都市社会黑幕的暴露和指责,也是出于他们自身社会地位边缘化原因所致。小报文人多为移民上海的小知识分子,他们在上海的生存压力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缺乏对上海都市认同和归属感,在他们身上有着较强烈的乡土情结,他们对于故乡的眷恋是通过暴露都市罪恶为对照的。从社会心理意义上看,将上海看作是罪恶的渊薮,消费享乐的销金窟,也是他们社会边缘化的心态反映。
小报对摩登上海和黑幕上海的叙事话语,为市民大众营造了一个“真实和想象”的多重社会空间,人们得以体验这一光怪陆离的浮华都市,探寻它的欲望,想象它的秘密,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都市文化想象。小报所描绘的摩登、黑幕上海有些是一般市民能所见所闻或能感觉得到的,有些是通过市民读者阅读小报才能想象的。无论是摩登上海还是黑幕上海,它们都是小报各种叙事话语组合在一起的想象图景。它所营造的文化空间,激起了普通市民对摩登上海的好奇、向往以及对黑幕上海社会现象的恐惧想象,反映了小报这一大众传媒的社会传播功能。市民通过阅读小报可以了解摩登上海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流行时尚,这对于市民大众现代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们可以从所读到、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发展出对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主观及共认的意义构想”。都市市民的城市想象及文化想象潜移默化地在小报的话语系统中得以产生。 (本文来源:先锋国家历史 作者:洪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