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书~上面有一问题,
"明清时期"师古人,师造化"的论争情况如何"
不知道怎么答!望大家多多指教!!
參考答案:“师古人,师造化”
我在山区长大、小时候每当放学或寒、暑假便经常和小伙伴们上山采野菜、摘野果,到小溪边钓鱼、嬉戏。大自然清新、幽静的神韵和博大、宽广的胸怀,深深地感染着我幼小的心灵。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也造就了我仁厚、善良的性格。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便激起我学习山水画的热情。下面我谈谈学习山水画的体会:
山水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纵观中、西方绘画或阅览中、西方画史画论,我们会发现画家们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时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来说:西方的风景写生画,重在对“形”的描绘,提倡写实,画面上讲究光、色的自然效果。中国的山水画则重在表现笔墨的情趣和诗的意境。我国的山水画之所以经久不衰、又能不断创新,而且在审美上给人独特的感受,关键在于历代画家在继承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过程中又注重对大自然山川的体会,把自然山水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以表达自己的情思、心境。因此,我认为“师古人,师造化”是山水画学习之准则。
关于“师古人”:我国历代画家十分重视传统技法的学习。“传统是基础”,古代画家创造的各种皴法就表现出不同山石的质感、不同地域的山水特征。如:五代时期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深入自然,运用大小斧劈皴,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并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如:元代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元四家”,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受融汇唐宋绘画之长而自成一家的赵孟頫的影响,取法荆浩、董源诸家,加以融化,以水墨或浅绛设色作画。作品苍润深厚或松秀幽淡,为明清文人画家所师法。再如,明末“华亭派”代表董其昌的理论与实践直接影响了清初“四王”的山水画。“四王”力图集古人大成致力于传统,摹古或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看重笔墨,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取得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
古往今来,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及他们所创造的理论、技法,总是不断地承前启后,影响着一代代的名家高手。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山水画艺术。所以,我认为学习传统(即“师古人”)是学习掌握中国画基本技法的必经之路。
关于“师造化”:张噪在《绘境》一书中留下两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理论的高度科学地总结了古代画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根本原则。“造化”是指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心源”指的是作为艺术家的主体。“外师造化”是最生动、最丰富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得心源”即是画家主观意图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时在作品中取得的审美情感。
南朝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王微在他的《叙画》中主张学习山水画,须对自然美发生感情,所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正是这种面对自然造化,而引起飞扬浩荡的神思,才使画者在描绘自然山川时把自己的情、神、心、意融入画面。“清初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石涛山水不宗一家,看似无法而实际上变古法为我法,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淘泳乎我”和“借古以开今”。在他所著的《画语录》中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即是使自然山川变为画家心中的山川,进而把心中的山川变为画上的山川。这就要求画者认真地观察自然,深入地了解自然,以自然为师,也就是所谓的“师造化”。
以上论述,说明了我们在学习和创作山水画实践中,必须坚持“师古人,师造化”这一指导性法则。
我创作山水画《山居图》就是在吸收传统的山水画技法基础上,结合山区自然景貌进行表现的。在作画中,我运用披麻皴、斧劈皴等技法。首先中锋用笔勾勒出山的外型结构和树木的特征,在勾勒时我考虑到山势、形态结构的变化,注意中锋、侧锋用笔的变化和浓淡干湿的用墨技巧,并吸取古代山水饱满构图、表现出重峦峻岭的山貌特点。画面中浓重的笔墨层层的积染,体现了大山的雄奇与幽深,山间的飞瀑与山角下的溪流,仿佛给幽静的大自然带来美妙动人的音符,小溪边停泊的小船,增添了几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山居人家的纯朴生活。
画面着色单纯而淡雅,花青墨与赭石的交互并用即表现了山林的青翠层叠,又将树木与土壤的色调体现出来。整幅画面主色调控制在以墨为主。以线造型,勾、皴、点、擦、染相间,画中即运用了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又结合大自然的景物特点,创造出第二意境符号来表现山林之景。使画面包含了传统笔墨技法与自然造化相结合的特点。
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注重古法与造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积蓄内功,打牢艺术创作基础,到自然生活中吸取灵感,使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感受无尽创作乐趣,正如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先生所主张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只有在传统中汲取养份,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在中国山水画的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