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也很喜欢听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但由于他过分偏爱曹操,所以经常有意无意的贬低诸葛亮。
比如“草船借箭”,易教授否定的理由是“缺乏根据”。但我以为,这种结论下得过于武断。不错,像“草船借箭”这种事虚构的可能性很大,但你也只能说“可能性很大”而无权认定它“就是虚构”。没有证据说它有,但同样没有证据说它“没有”(《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大概是“草船借箭”的雏形吧)。三国是波澜壮阔的改朝换代时期,这中间一定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怎么可能只是正史上记载的那么一点东西呢。毕竟,罗贯中生活的年代距离三国时代比我们今天要近了好几百年,他对三国的了解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还说“草船借箭”:秋末初冬的长江,出现大雾是经常的事,并且雾出雾散的时间是比较有规律的,这对于一些善于利用天气的军事将领来说,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就算孙权、周瑜、诸葛亮并不知道具体哪天会有雾,但在想出了“借箭”这一计策后,我把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船只、草人、护航的舰队等等——都做好,只要哪天夜里一起雾就立即出发前往曹营“借箭”,雾快散时就返回,不可以吗?
对曹操来讲,的确很难想到对手是来“借箭”。敌人借大雾来犯,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偷袭,二是引蛇出洞。而不管是那个,在自己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兵都是不可取的。所以,用弓箭拒敌是非常合乎情理的选择。否定它的存在只能是易先生们一家之言,把结论下死就太霸道了。
至于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我想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第一,“用裹上油布并点燃的火箭”从未见曹操用过,敌军突然出现,现裹油布来得及吗?能有多少现成的?就算有一些并且能射到草人身上,把它拔掉扔到水里就是了;
第二,“火箭”成本高,不宜大量使用;
第三,“火箭”加重了箭的负载,所以影响射程。敌人离得远,“火箭”射不着;离近了,又担心敌人一拥而入,阻拦不住;
第四,雾天不是黑夜,一般光亮对增加视线没有太大帮助,这是一般的生活常识,想必曹操也是知道的——君不见现代生活中,汽车上装有专门的雾灯而不是只用照明灯代替。换言之,用“火箭”对看清敌情帮助不大;
第五,大雾中并非如黑夜一点也看不见,而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这也是一般的生活常识,所以用普通的箭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至少在曹操看来就可以了,因为他根本没想到来的是“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