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还以为是炎症,结果吃了一些消炎药,没有一点效果,现在我是晚上睡不着,白天吃不了饭,嘴都不敢张了,牙龈肿的要命,还痛的要命,怎么办呀,怎么样才能减轻这种痛苦呀,谁能帮帮我,我已经痛了好几天了,现在还是很痛,
參考答案:智齿即第三恒磨牙,是萌出最晚的牙齿。智齿一般在青春期后或二十岁出头时才开始萌出,人的智力发育正好在此时成熟,故称智齿。古代人类是依靠生食粗糙的野生植物及动物肉而生存的,因此需要有32颗牙齿和硕大的颌骨,后来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随着生物的进化,社会的进步,食物也日趋精细,人的牙齿变得圆钝,颌骨也退化变小,这时仍要排列32颗牙齿,自然就会拥挤。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造成萌出困难,导致智齿阻生,故萌出时常疼痛难忍,局部红肿发炎,医学上称之为智齿冠周炎,轻者局部疼痛,面部肿胀;重者局部出现脓肿,张口受限,进食困难,全身发热,甚至并发颌骨骨髓炎。多数人有四颗智齿,分别位于口腔的四个后角,每颗智齿萌出的阶段和阻生的方向都不同。
在青春后期,颌骨发育到接近成人大小。但有些人颌骨还不够大,没有足够位置供智齿萌出。智齿就会阻生在颌骨内,向其他方向生长。可能只有部分牙冠露出牙龈,或完全埋在颌骨里。牙根可能变形或向上颌窦或下颌骨神经所在部位生长,这很危险。
由于空间不足,阻生的智齿就向各种不同的方向生长,一般与邻近牙齿形成角度。可以向着邻近牙齿生长(近中呈角阻生),远离邻近牙齿生长(远中呈角阻生),也可以水平或垂直阻生。
通常,牙医会基于下列几点理由,建议拔掉智齿:
1.蛀牙: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侵犯邻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以萌发的时候最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没有对咬牙: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掂,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智齿的拔除或保留是根据智齿阻生的程度、方位(近中、远中、颊向、舌向位等)和它有无咀嚼功能、是否经常发炎等情况来决定的。发生下列情况和并发症的智齿应予拔除:
1.没有咀嚼功能,且经常咬破颊黏膜的颊向位阻生智齿,有可能成为导致颊黏膜癌前病变的病灶牙,应早期拔除。
2.经常并发急、慢性冠周炎的低位垂直阻生牙,影响健康者,应予拔除。
3.近中倾斜阻生智齿,虽暂无症状,但根据观察发现,有45%的与阻生智齿相邻的第二磨牙的远中邻面牙颈部,被此类阻生牙顶成龋齿。为了保护有重要咀嚼功能的第二磨牙,主张早期拔除此类阻生牙。
与其他牙齿一样,智齿生长在颌骨的牙槽窝内,在萌出前被骨和牙龈组织覆盖。随着年龄增大,牙根越来越大,颌骨骨质密度越来越高,智齿更加巩固。
拔除时可采用局部麻醉或睡眠麻。
手术时间视乎牙齿阻生的程度。
术程:智齿部分或全部萌出可用牙钳拔除。若牙根深埋在颌骨内,可能需要将牙齿切断,分成几部分拔除;智齿没有萌出,需切开牙龈,去除覆盖在牙齿的骨组织。
术后您必须做:在拔牙创咬棉球1~半小时,加压止血;手术当天用冰袋敷颊部,缓解肿胀;手术当天可进食软质食物,多饮水;服医生给您开的抗菌素或止痛药。
术后您不能做:二周内不要吃硬或脆的食物;手术的当天不要刷拔牙部位的牙齿;手术当天不要漱口或用力吐痰或唾液,可能导致血块脱落;手术当天不要抽烟、喝酒。
若出现下列情况,请立即求医:
大量出血;严重持续肿胀;持续严重疼痛;发热;出现药敏反应。
拔除智齿可能发生的问题
局部麻木:邻近神经受到损伤所致。
干槽症:创口长久不愈,引起的持续剧烈的阵痛。
感染:
上颌窦问题:上智齿临近上颌窦,拔牙过程中,偶尔会损伤上颌窦。
颌骨强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什么样的智齿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
3.有对咬牙的智齿。
对于其他牙位正常、有咀嚼功能的智齿,或虽阻生无功能,但无不适、发炎、龋坏等并发症者,一般都可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