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爆发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其战略战术水平没有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范围,通常人们对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游击战术津津乐道,然而,这些战术并非由中共发明,早在布匿战争期间,这种战术就被罗马的执政官费边用来对付当时似乎不可战胜的汉尼拔,一次大战中,“阿拉伯的劳伦斯”更是将此道发扬光大,中共军队的游击战术是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和自己的实力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共产党在中日战争中汲取的经验要比国民党多,因此在接下来的内战中他们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运动战,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对手,夺取了政权。
战争中的日本军队,师从一次大战以前的德国,而中国正规军的将领,则多半是日本人的门徒,这就是为什么战争开始时双方大搞正面进攻和单纯防御的原因,日本人的进攻完全乏善可陈,一上来就是三件套:飞机、大炮加毒气,相比较之下,中国军队由于装备太差,似乎除了败退之外别无他途。事实上,中国人的最大失利是他们过于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忘记了战争的最有利武器不是大炮而是“运动”。然而有趣的是,战争之初中国军队的几次战术性胜利,都得益于不正常的“运动”,如平型关战役,最初战役企图是国共军队的五路合击,结果其中两路放弃阵地、两路来得太晚,一一五师到得较早,林彪只好对敌人的后卫部队动手;又如台儿庄大捷,如果韩复榘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向南飞跑,引得日军两个旅团贪功冒进,让在周围机动的大批国民军围而歼之,而是如以往那样节节抵抗,李宗仁纵使四十万大军在手,又如何抵敌得住?所以韩复榘死得不免冤枉。至于兰封和万家岭战役的胜利,也是由于日军过于轻敌勇往直前所致,结果让周围没有被击溃而只是被“击退”的国民军围了起来。
这样看来,中国军队并非不能通过会战取得胜利,只是战略战术制定得不恰当而已。淞沪会战的打法就很有问题,非常类似凡尔登绞肉机,中国人前前后后往这个大炉子里丢了差不多七十万军队,而日本人也送进去二十多万,如果中方聪明一点,放弃上海的争夺战,而将主要会战场所西移至既设的防御阵地,有“中国的马其诺防线”之称的南京至苏锡常一线的阵地,则日本人后来在金山卫的登陆战未免扑空。而且七十万军队中以部分兵力纵深配置,大部分人马在周围机动,相形之下,日本人由于兵力太少,当地的地形又多以河汊为主,不利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日本人机动,则战役的胜负就很难说了,当时在上海的蕴藻浜一线的防御战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武汉会战,本来日本人已再衰三竭,而中国军队在武汉周围的战场上却尚有七八十万人马,却因为遥远的广州被日本人攻占而乱了手脚,自己放弃了武汉,可是即便如此,蒋中正也并未能将多少部队转用于南方,这一口气没有挺过来,战争就多打了好些年:因为日本当时的国力已无法继续支撑大规模的进攻战所带来的消耗,而其号称世界第三的海军则在陆战方面无计可施,如果中国军队当时不放弃努力,单单因为补给问题,日本人就无以为继了,这种情况与甲午战争的情形非常相似,那时的满清政府如果挺过威海卫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朝鲜战场的失利,凭当时日本的国力,也是没办法再打下去的,所以中国人不争气往往就在关键时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