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关羽伏此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名噪一时。然而,历史上的关羽没有过青龙偃月刀。
关于刀剑之类的兵器,虽然见诸史籍颇多,但在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中通篇没有一个刀字,整部《三国志》也没有言及关云长使青龙偃月刀之事。其他如裴松之注和正史之外的杂史笔记亦无此种记载。直到隋、唐之前都无此说。
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两汉时只是作为短兵器佩用。一般长度在1米左右,重也只有几斤。据《三国志》、《刀剑录》及有关资料,直到三国都没有出现长柄大刀。以双手执用的长兵器刀是到隋唐时伴随仪仗才出现的,而类似关云长使用的那种长柄宽刃的青龙偃月刀直到宋代才有。因此,说三国时关羽用82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作兵器,纯属子虚乌有。
那么关羽究竟使用何种兵器呢?据南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曰在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于水。”这是比较可信的。因为这时以短刀作兵器已非常普遍,并成为军中主要武器,三国均大量铸造。
关羽使青龙偃月大刀的说法大约起于宋代。岳飞曾经画关羽像为身著甲胄,横马持刀,回头顾望,须髯飘动,犹如疆场获捷,缓辔回营之状。有人把此画刻于石上,今存龙门文物研究所。到元代《三国志平话》里面,关羽就使用大刀在沙场上冲锋陷阵了。到了明朝,经过文学家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就成为一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胯下骑赤兔千里驹,双手挥青龙偃月刀,力拔山河,不可一世的英雄形象了。罗贯中还根据这炳大刀虚构出关云长“单刀赴会”、“刀挑锦袍”等动人的故事,更突出了关羽的声威和神勇。
一.关羽是不是用刀
这是几百年来谈的最多的。估计很多人多能背出来:历史上的关羽使用的兵器不是刀,自然也就更不会是所谓青龙偃月刀了。陈寿《三国志》中没有提到关羽用什么兵器。《三国志?关羽传》中仅有这样一段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很多人都认为关羽用的兵器属于矛、戟之类的直刺兵器。有专家考证出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出现象青龙偃月刀一样的长柄大刀。这种偃月刀出现在唐、宋时期,主要是用来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使用。通过专家的释疑,终于可以将关刀杜撰说确定下来了。不但如此,综合专家对各个时期兵器起源和各个时期发展使用的考证,小说中黄忠和魏延的大刀、徐晃的大斧、黄盖的铁鞭、武安国的铁锤、吕布的方天画戟也全都是虚构出来的。如此考证,对于还历史本原是有好处的,也可以让爱好者了解更多的古兵器知识。可偏偏近来有些作者标新立异,又试图在小说中描述的青龙偃月刀的八十二斤的重量上下功夫,居然在考证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在马上耍起来需要多大的力气,想以此来证明青龙偃月刀的杜撰说,结果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有些作者根本就没有弄明白东汉的重量衡与现代是不同的。当时的一斤只相当于今天的222.72克,以此推算,青龙偃月刀也合和现在的36斤。这些人的方向是好的,但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自身的知识不够,胡乱猜测;二是就算有了一个结果,无论是对于三国史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小说艺术研究、小说人物形象研究、作者研究,都没什么作用,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既费时而又无功,不如不做。但这种错误还不仅仅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家父参加一次古典文学会议后,带回来一个真实的笑话:在会议上有专家拿出了自己的论文,主要内容居然是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个胖子!二十几年过去了,但至今笔者还记得家父说出这件事情时的表情。个中含义,不妨请观本文者思量思量。
二.青龙偃月刀是如何演变来的
既然上面已经提到关刀是虚构出来的,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出现在小说之中的呢?笔者查了查相关资料,但又不是很全。从《三国志?关羽传》看,关羽用的是矛或者戟。在唐、宋时代,这关刀则好象是一把剑(这方面笔者资料较少,恐有遗漏,如哪位网友有详细资料,请赐教,不胜感谢!)。唐人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宋人黄茂才《武安王赞》曰:“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曰:“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到了元代,关羽用刀的说法开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元人郝经《重建庙记》曰:“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之后在元杂剧中,关羽也是用刀。在公认的《三国演义》成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参加“三英战吕布”的:“第三日,吕布又搦战,众诸侯出寨,与品布对阵。张飞出马持枪。张飞与吕布交战二十合,不分胜败。关公忿怒,纵马轮刀,二将战吕布。先主不忍,使双股剑,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从这些资料分析,关羽使用的兵器从矛(戟)至剑,最后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还不清楚青龙偃月刀之说是不是《三国演义》首创,但通过《三国演义》,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已经是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
这个推算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上曾有过不少的争论,有过四种观点:宋代乃至之前说;元代中期说;明初说;明代中叶说。如果以上关于关刀的推算是正确的话,对于协助解决《三国演义》成书年代的争论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为什么?请看下一节。
三.关庙里的青龙偃月刀怎么来的
前面说到,从现有的资料看,青龙偃月刀之说的出现与最后的定型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看到这里,我们或许会产生另外的一个猜想:如果青龙偃月刀之说没有定型,遭受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三国演义》?不是,是关帝庙。众所周知,关羽死后的几千年里,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关羽这个“千秋忠义”人物的怀念及历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为关羽立庙成为一种风气,关帝庙基本上遍布全国。试想:如果青龙偃月刀之说没有定型,那关帝庙里的关羽塑像旁边就不可能出现青龙偃月刀。修建关帝庙的工匠们不太可能因为自己的突发奇想而自作主张为关圣人平白无故加上一把刀,而且还要能得到所有关帝庙的响应,让其遍布全国,成为关羽的专用品。而要想能得到所有关帝庙的响应,我们不妨三种假设:一是统治者指定,二是民间传说,三是文学作品。第一种可能性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很小,中国的民间传说诸多而凌乱,流传面不是很广,又缺乏统一性,不太可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第三种文学作品的可能性最大。从以上的分析看,诗词、散曲的和元杂剧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这些作品中对于关羽使用的兵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那么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出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只可能是《三国演义》,也只有《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才能做到这一点。随着《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青龙偃月刀才得以定型并为人们所接受,关帝庙里才会出现青龙偃月刀。这样一来就比较好办了。可以对全国的关帝庙进行一次普查,并通过地方志及相关的诗文、祭文、祀记来看看那里的青龙偃月刀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再根据《三国演义》成名的时间往回倒推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也许就能得出《三国演义》成书的大概时间了。同时通过对《三国演义》成书时间的确定,其作者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确定了。(当然,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费事费力的事情。首先确定《三国演义》的成名时间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倒推有很多不准确的因素,但最少在关刀出来以后才有的小说的可能性肯定是不成立的,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一些争论。)
四.为什么是刀而不是别的兵器
青龙偃月刀既然是虚构的,还会带来另外的一个联想:为什么是青龙偃月刀而不是别的兵器呢?从《三国演义》中可以做出一个大概分析:首先,围绕这把青龙偃月刀,作者设计了很多精彩情节:刀挑锦袍、单刀赴会、失刀夺刀,这把青龙偃月刀在小说中出现的时间比关羽还要长;第二就象丘振声先生所言:“在中国古典文艺里极讲究人物手里的玩意儿。别看是一刀一枪,它们往往成为人物性格的鲜明标志??????这种人和物的和谐统一的传统手法,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家的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之所以要侃到这个小话题,是怕有一天又有人写出一篇“关羽为何不用狼牙棒”之类的奇文来,那比论证曹雪芹是胖子还要恐怖。)
附送:青龙偃月刀搞笑使用说明
引子:武圣关羽成就了一代名器青龙偃月刀的威名,从此青龙偃月刀为世人所神往。但是不为人知的是成就桃园三英英雄业绩背后的人。这个人就是思想家、军事家、兵器家、武学家司马徽。水镜先生亲自为张飞邻居张铁匠卖出的三件著名兵器各写了一本使用说明,就是这三本薄薄的小册子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造就了一位皇帝、两名在三国时代排名前十的超一流武将。下面第一讲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一本,请论坛的同学们认真记笔记。
讲座序:这是一本说明书,书名《青龙偃月使用手册》。
刀名:青龙偃月,又名冷艳锯。
重量:八十二斤,中国制式。
重量误差:百分之零点零五。
形状:刀的形状,有杆,铁制。
重要部件:
1,刀口铁:经特殊工艺锻造七七四十九天,锋利无比,流线型。刀口模已销毁,此刀为绝版刀。
2,刀柄装饰:五爪青龙一条,磨制九九八十一天,形状、神态栩栩如生。龙口位于刀柄上方,正对刀锋。浮雕龙鳞可以增大手握刀时的摩擦力,不易脱手。
3,刀背特殊处理:呈锯齿状,有倒钩,刺入时最大程度增加对手肉体的伤害度。
4,刀尾尖柄:特殊铁制。防腐处理。可自由拆卸。三棱流线型,仿秦制兵器。可当枪尖使用。
5,吊饰孔:镀金。缺银子时,可取下换食品,起到钱袋的作用。
购买条件:
1,要有足够银两和与本刀的机缘。
2,这个是必要条件。要有把子傻力气,能将此物舞动如飞,名器配名将,如一分钟不能舞三十圈者,恕不出售。懂不懂武艺不究,买了此刀仔细参考说明书自然会懂。智商三十以下不在保修范围。
使用方法:
1,请不要放在小孩容易碰到的地方,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2,打斗过程中请勿触摸刀锋,以免割伤。
3,使用时按拿刀的方式拿刀,然后砍向对方,注意不要砍向自己,请严格遵守。
4,集中精力使用,注意对手情况。
5,如果有下列症状,痉挛、肌肉抽搐,应判定为状态不好,必须停止使用。
6,打斗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时辰至少休息十分钟,避免刀口过热。
7,当战斗要求高速冲向对手时,最适合的拿刀方式是倒提青龙刀,然后再冲向对手,以免马的颈部碰到刀口,对自己或者马匹造成误伤。切记不要发生这种人为事故,如果发生了,张铁匠会去打死你而且不再考虑你的智商水平。
刀法简介:
随刀友情赠送一本《春秋刀法六十四式》,封面简印《春秋》二字,目的是麻痹对手,让对手以为使用者是个文化人,不懂刀法。此套刀法用春秋笔法写成,鬼异毒辣,含三式秒杀绝招,要求使用者必须在外界营造出使用者非常讲忠信和诚义的氛围,营造名气愈大,效果愈好。让对手认为你老实忠厚,等你报上名来时,只须一刀砍将下去,对手必猝不及防。其刀法出其不意的效果才能淋漓尽至地发挥出来。
保养方法:青龙刀有青龙神护佑,常言道,绿水青山中龙游方至顺畅。要求使用者必须穿绿袍,戴绿帽,如果使用者不是很喜欢,可戴绿头巾,要青翠欲滴的那种才有效果。如果使用者与本刀有缘,身上有红色系,大红大绿,则青龙刀发挥效果更佳。
使用配件:
1,力气大跟班一名。因本物品颇重,在上阵前不宜长时间持握,消耗不必要的体力,故须力大跟班一名,上阵前瞬间递过刀来,效果最好。
2,负载指数高的马匹一只。为保证本刀发挥极致,马匹的负重能力非常重要,使用者要留心此配件的寻找。如果用牛作配件,则不负责保修。
保修时间:
五十年不变。条件是使用者没有意外死亡及张铁匠仍然健在并且认识使用者,同时还记得卖过刀给使用者,同时…….,因条件太多,本讲座就不一一复述了。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刀重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过度,导致重量下降,将会表现为使用者武力略微下降,请注意保养。
讲座结论:自得此手册,关羽每日苦读《春秋》,千辛万苦地配了赤兔马与周仓,终从一名枣贩质变成为一代武圣。幸运绿袍更是从未换过,在曹营时对曹操说刘皇叔送的不肯换纯属瞎扯,既蒙了曹操又得了忠义的名声,一举两得。虽然关羽认真按手册办事,但是还是出了一点小错,跟班周仓非常勤力,日夜磨刀,因频率太高,后期青龙刀重量下降四斤半,导致关羽武力后期有所下降,这就是不按说明书办事的结果。
最后本讲座的重点句子:请大家一起大声说:“我们的观点是-------是青龙偃月刀成就了关羽!!!”,大家说得非常大声,谢谢各位论坛同学,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