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万寿寺》与《暗店街》的主题比较 〗
这篇短文试将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与法国当代作家莫迪阿诺的作
品《暗店街》作一简单比较,主要是主题学范畴内的比较。
《暗店街》的一开始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而《万寿寺
》的第一句话就是:“莫迪阿诺在《暗店街》中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 胧……’”这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王小波知道《暗店街》这本小说。在王小波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们很快看到《暗店街》一书出现在故事里的病房中,而且知道主人公象《暗店街》中的居伊·罗朗一样失去了记忆。在长达二百多页的《万寿寺》中,提及《暗店街》及其有关内容的地方有十多次。这些当然还不足以证明王小波一定受了莫迪阿诺的影响,两本小说在主题学方面就一定具有可比性。但是通过仔细的阅读和比较,我个人认为,这两者之间确有形式和精神上的相通之处:两者都采用失去记忆的人寻找过去、寻找自我的故事框架,突出了“寻找失落的……”的主题。
情节概介——
《暗店街》:居伊·布朗失去了记忆,把自己的过去完全遗忘。当了
八年私家侦探之后,开始寻找自己的过去。他利用侦探技术和有利条件对
自己过去的踪迹展开一场全面的调查,这其间阻力重重,情节也扑朔迷离
,悬念贯穿始终,通过抽丝剥茧般的细致工作,在百折不挠的精神作用下
,他几乎找到了自己的过去,包括名字、职业、爱情、经历。
他为多米尼亚驻巴黎公使馆作间谍工作,化名叫彼得罗·麦克沃伊,
真名极有可能是彼得罗·斯特恩,妻子是德尼兹。八年前他们夫妇偷越瑞
士边境时中人圈套,妻子被拐带失踪,而自己被孤单单地抛弃在茫茫雪原
上,丧失记忆······但是这一切,莫迪阿诺描述地并非完全确凿无
疑,只是一些破碎的片段,主人公自己也在追问,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
也许所有的都未曾存在过。
《万寿寺》:主人公出了车祸而失去记忆,依据身份证找到了自己工
作单位,又通过一份小说手稿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着,又渐渐地找
到了妻子、家庭和普通生活中的一切。其中手稿里所描述的薛嵩和红线的
故事十分重要,与现实故事相互穿插,互为表里参照,最终合而为一,共
同阐释了"寻找"的主题。依我个人的理解,手稿中的凤凰寨对应着庸俗的
此时此在,而"诗意的世界"在长安城。
分析比较——
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两书的寻找主题进行比较:
?、寻找的原因与目的
两者的寻找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即出于对现状的不满。但两者的目
的不尽相同。《暗店街》中的居伊·罗朗在现实中无所寄托,有着朦胧的
恐惧和危机感,为了认识自己的现在,他必须去了解过去,去寻根溯源。
他有一种潜在的希望,即过去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不象现在这么百无聊 赖、缺乏意义。他希望过去能够赋予自我以价值,赋予存在以意义,赋予前途以光明。于是,"过去"就成为他避难的绿洲,"寻找"就成为与自身命运攸息相关的必然行为。
上文已经说过,《万寿寺》中现实故事和手稿故事相互交织,“寻找
”的主题也与此对应而具有两重性。一是在现实故事中对过去的生活的寻
找,一是在手稿故事中对诗意的世界的寻找。前一种寻找是被动而不自觉
的,因为作者认为过去的现实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不愿意去寻找,而
“丧失了记忆而不自知,那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只是身份证注定了
他只能生活在此时此地,他才不得不去寻找过去的生活。
后一种寻找积极主动,主人公由开始的阅读手稿到后来的创作手稿,
甚至把手稿当作逃避庸俗现实的所在,表达了作者对“诗意的世界”的向往。用王小波的表述就是:“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
拥有诗意的世界。”于是,他笔下的主人公就宁愿把过去的生活想象成住
在石头城中、呼吸着紫丁香、御风而行。
作者在第八章中对这个“诗意的世界”即长安城作了全书中最美丽的
描画,写了鹅毛大雪、茉莉花香、园林、流水、镜面似的石板、龙爪槐、
白衣女人、小桥、水榭、池塘、黑暗中的树影、错动变形的天空……作者
这样写道:“这片错动中的、黑白两色的世界不是别的,而是‘性’。”
我们当然可以按照王小波的说法来理解,也不妨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即这
个黑白两色的世界实质上就是作者在小说开始和最后都提到过的“诗意的
世界”。显而易见,后一种寻找与居伊·布朗的寻找之间更具有可比。
2.犙罢业慕峁鸵庖濉?
前面已经谈到,《暗店街》中主人公最后仿佛找到了失落的过去、自
我,但又显得有些暧昧不明、亦真亦幻。结尾这样写道:“这张照片就是
好多年前在那里拍的。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着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
家来。她因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 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这样的结局中暗蕴着巨大的失落。
《暗店街》中有一个“海滩人”的意象,即在海滩为背景的一大群人
中,某个特定的人是谁?来自何方?他还存在着吗?这一切都成为悬疑,
而且没有答案。人的存在便仿佛水气、尘粒和幻影一般,就象是黑暗中一 闪即逝的萤火,湖面上一掠而过的水鸟的倒影。这也许就是莫迪阿诺想告诉我们的关于人的渺小、短暂和悲怆。
《万寿寺》中现实故事中的寻找得到了完满的结果,主人公完全找到
了自己遗失的过去,但是这一结果却使他沮丧。如前所述,他真正致力寻
找的是手稿中的“诗意的世界”,而他找到的结果却与他理想的目的南辕
北辙,诗意的世界将不复存在,是要无可挽回地失落了。用王小波自己的
话就是:“我没有点灯,也没有打开铺盖,就在杂乱之中躺下,眼睛绝望
地看着黑暗。这是因为,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上前往湘西凤凰寨的不归路
。薛嵩要到那里和红线汇合。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汇合。长安城里
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暗店街》从寻找切实的过去开始到感伤而虚无的结束,寻
找“诗意的世界”而不可得最终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寻找都不约而同地
来到了原始目的的反面,寻找带来失落,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的命运的
悲凉和处境的荒诞。艺术也似乎面临这样的困窘。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卧倒
在铁轨上的海子,诗人的孱弱的身子无法阻挡时代的列车,火车辗过诗人
的身子继续前行。我希望中的情景是这样的:火车驶过之后,诗人又缓慢
而沉重地站了起来,在回忆和想象中御风而行。
3.犙罢业姆绞健?
《暗店街》中居伊·布朗采用的是细致入微的侦破方法,查电话簿、
查档案、访问、约会、实地调查……这种志在必得的精神来自那种势在必
行的必然性,寻找就是他生命中一件至为重要的事,关系到他的前途和命
运。而在《万寿寺》中主人公对自己过去和身份的寻找十分消极,他采用
的方式是等待,几乎就象卡夫卡所说的那样,“坐着什么也不干,大千世
界自动向你涌来。”
但他对“诗意的世界”的寻找却是相当积极的,这种寻找方式有所不
同,通过他创作手稿时那种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反复尝试表现出来,这种不断反复的叙述,正是对“诗意的世界”的寻找。说到这里,对王小波在《
万寿寺》中采用穷尽可能性重复描写手稿故事的写法谈点自己的看法:这
种实验的态度是应该肯定的,我也十分赞同卡尔维诺所提的小说艺术有无
限种可能性的主张。
但是在我看到手稿中第十次以上重新叙述薛嵩和红线的故事时,我也
有些不耐烦了。王小波的细部描写相当精彩,有很多针砭现实、深刻有力
的细节,但是所有这些细节罗列在一起成为整体,其总的力量却并没有加
强,各个细部的使力方向似乎各不相同,常使人通观下来,觉得整体中的
各种内力在相互抵消,而使整体作用于外界的力量也有所衰减。产生这样
的看法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的责任,作者的思想或表述过于暧昧不清,
作品的结构和线索处理不够得当;二是读者的责任,与我个人赏鉴、理解
能力有关,或者是没能悟到作者的匠心,但这是力所不及没有办法的事。
经验结论——
?、“寻找”的主题会被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加以利用,来表
达自己的哲思或情感。失忆者寻回记忆的框架也被广泛使用。电影《鸳梦
重温》、《还我至尊》、《我是谁》和《西域雄师》中都有此类情节。
?、基于对生活现实的不满去寻找美好的过去或者诗意的世界,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现实批判的作用。正如夏中宜先生所言,清醒智趣或批判意向是
现实主义的精髓,这在王小波的小说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艺术作品中也有与上述相反的情况:人物的现实生活舒适轻松,试图
遗忘苦难深重的过去,但过去的痛苦记忆无法磨灭,而且浮现出来,对现
实施加影响。这类作品通常强调现时与历史的反差。例如莫迪·阿诺的《
往事如烟》、阿伦·雷乃执导的电影《广岛之恋》等。
?、关于文学的传承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作家从另一个作家那里可能
得到的,要比他能从批评家那里得到的多。文学经常是通过作家之间的动
人相遇得以传承的。萨特读到卡夫卡、波德莱尔读到爱伦坡、马尔克斯读
到胡安·鲁尔福、尤金·奥尼尔读到斯特林堡、鲁迅读到安德列耶夫……
文学能使这些不同时空、不同语言和民族的人在某时某地跨越其相互之间
的种种障碍而精神往来、呼吸与共。王小波与莫迪阿诺的相遇诚然没有上
述那些动人,但至少可以肯定,对《暗店街》的阅读引发和促进了王小波
关于《万寿寺》的写作,而读者对于《万寿寺》的阅读,很可能会使他去
读《暗店街》,以明了两者之间很可能具有的某种互文关系。我就是这样
的读者之一。
wc的看法:我是读语言的,我觉得很有比较的价值。但是我也觉得社会背
景燶理论背景不够广阔。类似的社会背景或文化背景有可能生出类似的作品,而并不一定是直接的传承。你扩展开来吧,框架很好,应属于比较文学范畴。我自己觉得比较文学比较的基点应具备两个:一、不同民族文学间,同时代或影响。二、可比性,比较的价值。
seasky的看法:社会背景是可以找来一些的,比如二战后的法国社会, 等等,中国的社会现状啊,等等。理论背景,我不是特别明白是指的什么? 我只是想说,其实看了两篇小说就会知道,这两者之间在主题学方面是缺乏可比性的。那种似乎挺有道理的可比性,是我在枯坐的状态中、玩笑的心情下制造出来的。我很希望是创造,但我知道不是的。这两个人其实在说着不同的事。也许真的有联系?我对自己制造出来的联系缺乏信心。我更相信我的直感。?
关于上面这篇文章有一些昏话,我自己是知道的。
首先是可比性的问题,老实说,我不认为《暗店街》与《万寿寺》之间有什么可比性。王小波看了那篇小说是几乎可以肯定的,但也无非就这样,大概给了他个写作的启发,仅此而已。再有别的,就只能是说梦了。但我通篇都在说这样的梦,所以是昏话。在我眼里,类似的昏话连篇的 文章是太多了。我相信我的昏话中也说了点局部真理。局部地看,是对的,也许还是好的,比如:“艺术也似乎面临这样的困窘。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卧倒在铁轨上的海子,诗人的孱弱的身子无法阻挡时代的列车,火车辗过诗人的身子继续前行。我希望中的情景是这样的:火车驶过之后,诗人又缓慢而沉重地站了起来,在回忆和想象中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