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女孩子的答案:有机会能够参加!大家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一起,面对不同的挑战,残酷的选择,真的很不容易.这是一项公平的,真实的比赛。
“超级女声”是这个夏天最热门的话题 ,对于湖南卫视这档娱乐节目,不仅关注的目光多,对此发出的评论也很多。26号,“超级女声”总决选冠军赛落下帷幕,笔者就此前一些关于超级女声的观点提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是个性 而是共性
就在“超级女声”刚刚风靡全国之际,一些言论就说是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让这个原本普通的娱乐节目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笔者认为,今年“超级女声”的火爆,互动只是一个形式,而歌迷们狂热地发短信支持选手,其真正的原因是源于一种对自我符号的认同感。以前人们对偶像的崇拜,多是因为他们和常人的不同之处,要么有出众的外表,要么有绝技在身,人们常常以难以企及的距离去衡量自己和偶像之间的距离。而现在超级女声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选手的狂热追捧却恰恰是因为他们和选手之间有或多或少的相似点,观众和选手之间的距离是触手可及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和某一个选手有一个方面的情况相似——比如戴的眼镜是一个品牌的,唱同一首歌的时候样子有点象等等这样的原因而去喜欢一个选手。从这个角度出发,与其说是观众认可选手身上明显的符号标识,不如说是在认可自己的符号标识;与其说是用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不如说是把自己推上了舞台。而这种自我认可感演化到最后,就形成了进入前三甲的三个女孩子把全国千千万万个女孩子的特征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三个立体的形象,她们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们,而是成了一种符号的载体。
二、关于全民
很多评论都说超级女声是一场全民娱乐的活动,笔者认为,这个全民其实分为好几个层次,而不能一概而论。关注超级女声的观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圈层。
最核心的圈层就是那些忠实的歌迷,发短信支持自己的偶像,组织团队为偶像拉票,他们是直接的行动者,他们的热情也直接感染了他们外面一层的观众——关注狂热歌迷及其偶像的看客。往外第三层就是关注前两层的参与者,他们更愿意和周围人讨论“超级女声”这个话题,因为当“超级女声”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后,不知道这个话题的人就很容易被集体排斥出去。个人为了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就不得不去关注这个公共话题下的内容,而关于“超级女声”的黑幕问题正是他们一个很好的谈资。再往外一圈层就是关注这整个一圈人的观察者,他们有的是想分析出一点关于超级女声的理论来,有的则只是想加入到关于超级女声的讨论中来。
三、不是庶民的胜利
“超级女声”得到全国观众的关注,曾有评论文章说这是一场庶民的胜利,是平民造星运动的胜利。而笔者认为,“超级女声”在全国范围的火爆并不是一场刻有民主符号的庶民的胜利,也不是什么平民造星运动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因为在客观上迎合了观众未来的潜在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超级女声”更应该说是一个传媒时代的胜利。
网络、手机等工具,让不同地方的歌迷相互沟通,为他们自发组团、拉票提供了条件,而网络的快速传播和广播电视普及率的特点,能够让一个在舞台上的歌手迅速为人所知,而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配合,又让观众的短信支持对选手的名次产生了实质性的作用。参与节目是观众的需求,因为参与而对节目产生影响则是观众潜在的需求。“超级女声”的运作,恰恰符合了这种潜在需求,将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个人传播和在电视上进行大众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掀开了个人传播时代的冰山一角,也将大众娱乐大众的新娱乐精神传达给了观众。
“超级女声”是一个怎样的节目,不是某些媒体评论一番就可以下结论的,真正检验它的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它还能够继续抓住大众的眼球,那就足可以证明它不是昙花一现的“快餐”文化,而是经得起批评和非议,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