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句论语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8-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小說
 
問題描述:

有关失言 失人的

。。。。。。失言

。。。。。。失人

參考答案:

论语 卫灵云”十五云:“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从前我大抵是失人居多,现在则以失言居多。失人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晦淡悲观,否认沟通的可能;知识上的傲慢与俯视,不屑与之言与之辩;性格上的怯懦封闭,不能求新求变。失言的原因则是通过内省自证道路无法行通,急于表现,以获得认同;难耐精神上的孤寂,存侥幸之想,希望能有一二解人。无论失人或失言,事后回想都殊不愉快,尤其对失言颇为反感。把握言与不言间分寸不易,把握言之分寸更是难事。若不能正确把握,不如两害取其轻,索性无言。事有可语人者,有不可语人者。不可语人者多关利害,多涉隐私,绝不可口无遮挡。可语人者在说时亦有深浅之分:浅则止于客观描述,属于“学”之范畴;深则多涉褒贬,属于“识”之范畴。应根据对象的亲疏、性格、知识、境界等确定深浅的不同。李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札记“口顺”条:“绝不说可以不必说的。不说比说更好,绝不顺口多说”。亦是我的准条。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