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我国儿童贫血发病率约50%左右。体内缺铁就会使红细胞生成减少,无法将氧气运送到各个器官系统,也无法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出去,影响整个新陈代谢活动。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呢?原因有二:一是母亲在怀孕时需要很多铁来供给自身和胎儿,铁摄入不够,影响了孩子;二是孩子出生三、四个月后,他从母体获取的贮存铁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而逐渐消耗,如不注意补给,就会造成体内缺铁。一般讲,孩子出生3—4个月后,每天每公斤体重补充铁1毫克,早产儿每天每公斤体重补充铁2毫克,每天最大供应量不超过15毫克。
体内铁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食品中含铁量较高的是海带、发菜、紫菜、黑木耳、猪肝、菠菜等,其次为豆类、蛋类和芹菜。每天可喂2—3次菜汤、洁子汁,每次2—3匙。4—6个月时,除喂些菜汤、菜泥、果子汁外,可逐渐加半个到一个鸡蛋黄,每天分两次喂。7个月以后,可逐渐给孩子增加瘦肉、鱼及肝脏末、豆腐、鸡蛋羹等。1岁后,在喂养上要注意饭菜多样化,植物性食品含铁量虽高,但不易被人体吸收,动物性食品中的铁吸收率较高,若将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混合食用,可以促进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几种植物性食品混合食用,也可增加铁的吸收。新鲜蔬菜和水果里面的维生素E、食物中的氨基酸、葡萄糖以及铜、锰、钻等微量元素,均能促进铁的吸收。
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一些含铁的糖果、糕点和饮料等小儿铺助食品,对小儿缺铁性盆血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