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由来
肿瘤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中国古代的甲古文中就有“瘤”字,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肿瘤病因的论述。西方公元前1600年的医学文稿中,也有关于肿瘤治疗的记载。由此可见,人类与肿瘤的斗争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那些漫长的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岁月里,人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承受着肿瘤带来的各种痛苦,虽然,当时的医家也曾竭尽全力,但都未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直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世纪,人类才在肿瘤的病因、病理、治疗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渐接近控制或最终根治肿瘤这一伟大的目标。
扫烟囱工人与阴囊癌1775年英国医生Pott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的发病率较高,并
推断阴囊癌可能与工人长年接触煤烟灰和沥青有关,从而拉开了西方医学研究肿瘤病因的序幕。直到本世纪初,日本人山极和市川用煤焦油涂沫兔子的耳朵,成功地诱发了皮肤癌,证实了英国医生一百多年前的推断。这一成功的试验还引起了医学界对化学物品致癌研究的重视。现在已经证实,化学致癌物是导致人类肿瘤的主要因素。
如果说化学致癌因素的发现,得益于职业医生的敏锐洞察和科学推理,那么,物理致癌因素的发现,则始自于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不幸事件。1899年,也就是发现X射线后的第四年,由于当时人们对放射损伤和防护一无所知,有位X射线的研究人员因超量接触X射线而发生了手部皮肤癌,并于1902年做了截肢手术,但第2年还是死于癌症的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投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不仅炸醒了日本的军国主义之梦,也使当地民众在以后的几十年间饱受癌症高发的困扰,这些都加深了人类对物理致癌因素的认识。
本世纪初,一位美国医生曾提出病毒能引起动物肿瘤的假说。但直到六十年代,病毒研究工作的发展才证实了这一假说。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发现了病毒癌基因的致病性,更发现了动物细胞的癌基因,从而使人类对肿瘤的认识进入到基因水平时代。
肿瘤有没有遗传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早在1866年Borca就发现在一个家族中,乳腺癌和胃肠道癌连续传递了四代这一典型案例。现代肿瘤遗传学证实,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古老疗法焕发青春 随着人类对肿瘤病因、病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肿瘤治疗学的发展。作为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外科手术,现在也较1809年美国医生EphraimMcDowell切除第一例卵巢囊肿时有了天壤之别。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进步,使得许多手术禁区被突破,一些局部的、早期的肿瘤通过外科手术就能得到很好的根治。现在,外科手术,这一古老的治疗方法,与灌注、栓塞、冷冻、放疗等治疗手段结合后,正焕发青春。
人类用化学药物治疗肿瘤,起源于1865年的Lissauer医生,当时他用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白血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芥子气对受难者骨髓及淋巴组织的成功抑制,则是现代化学治疗的催生剂。战争中的不幸事件启发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几位学者,他们将氮芥试用于淋巴肿瘤并使肿瘤明显缩小。今天,化学治疗已拥有近十个品类的数十种药物,谁曾想到毁灭过无数生命的战争工具,日后竟成了人类控制或战胜肿瘤的有利武器。
如果当时的人们被1902年X线导致皮肤癌的事件所吓倒,肿瘤的治疗也许就不会是今天这种情况,幸运的是1905年医学科学家就以完全相同的X射线使一皮肤癌的女患者得到救治,从而开创了人类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新纪元。今天,放射治疗无论是从放射源、设备、技术等方面都与近百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它却一直是人类治疗肿瘤的得力助手。
21世纪,人类能战胜肿瘤二十世纪之初,曾有人设想:肿瘤组织中可能有与正常组织不同的抗原成分,这样就可能用免疫学的方法,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以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的飞速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着眼于调动机体抗癌能力的治疗机制,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像预防传染病那样,预防各种肿瘤,到那时,谁还会说肿瘤是不可战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