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CPU的制造工艺极为精密,已经到了连制造厂商都无法准确控制的地步,所以呢,在CPU制造好了以后,需要统一进行测试,表现好的CPU就调高频率,当成高档CPU来卖,表现不好的就降低频率,当成低端来卖.
保证CPU的稳定性,例如一块被测试为3.4G的处理器,往往会把它的频率定为3.0G来卖,所以那个多出的0.4就属于剩余频率,我们说的超频就是把我们手上的CPU的频率提高,达到它的极限,这样就可以实现无成本提升性能.
每个CPU因为本身质量的问题,可以提高的频率不会一样,比如,同样的2.8G的奔腾4,有的可以超频到3.5,有的可能会超到3.8,有的可能连2.9都到不了.这就和个人技术和CPU本身体质有关系了.
倍频:
在整个计算机里,CPU的速度最快,为了让其他部件能跟上CPU的速就开发了倍频技术.
CPU的频率等于CPU的外频*倍频
速度为2.8G的处理器外频是200M,那么它的倍频就是14了,而那个200M就是其他部件可以接受的频率了.
超线程:
INTEL为了优化奔腾4处理器而引入的技术,原理就是把CPU的闲置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你在运行一个程序时,CPU占用是60%,那么它就可以把剩余的40%的资源合理分配给其他的程序.
超线程处理器在任务管理器里看到的是2个图表,很像双核,其实超线程处理器性能比真正的双核差多了,而且超线程技术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实际价值很小
打得累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