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形成的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3.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
4.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同时因为出于战争的需求,它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国内市场,进而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当时涌现了一批著名实业家:张謇建立大生纱场,荣德生、荣宗敬建立保兴面粉场,周学熙建立启新洋灰公司,方举赞、孙英德建立发昌机器场,陈启源建立继昌隆缫丝厂,刘懋赏、冯济川建立保晋矿务公司.
特点(或是弱点):当时的民族工业大部分都是轻工业,重工业依然把握在外国人手里.主要分布在沿海,内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