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初,由沪上部分西方侨民组成的上海业余管乐协会被上海租界娱乐基金会接管,改组成立上海公共乐队。乐队最初规模较小,只有铜管乐,成员大都来自菲律宾马尼拉。主要是为工部局和一些外国驻沪机构的活动奏乐助兴,间或也在兰心大戏院、虹口娱乐场(今鲁迅公园)等场地举行一些音乐会。
1919年,“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音乐家梅•帕器接受了工部局的邀请,出面重组乐队,并担任指挥。他不但在上海的酒店和咖啡馆物色了40名乐手,还回到欧洲,招聘来了意、德、奥、俄等国乐师12名,并聘请刚从意大利米兰音乐院毕业的小提琴高材生富华任乐队首席,将乐队阵容扩大到了拥有50多名演奏员的规模。梅•帕器还为乐队制定了一整套演出制度,使乐队的演出曲目日渐增多,演奏质量也不断提高。1922年,乐队正式改名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这是乐队向职业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飞跃,也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支真正的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