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译文: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外流亡,路过郑国,郑国君主不以礼相待。叔瞻劝说道:“这是贤明的公子,您好好待他,可以积德。”郑君不听从。叔瞻又劝说道:“不好好待他,还不如杀了他,不要让他日后给我们带来祸患。”郑君又不听从。等到重耳返回晋国,起兵伐郑,大败郑国,夺取了郑国的八座城。晋献公用垂棘的宝玉相赠来向虞国借路去攻打掳国,大夫宫之奇劝说道:“不可借路。唇亡而齿寒,虞、虢互相救援,并不是在互相施恩。今天晋灭虢,明天虞必定会跟着灭亡。”虞君不听,接受晋国宝玉,借给晋军道路。晋在攻取虢后,返回路上就灭了虞。这两位臣子都抢在祸害刚露苗头时就想出了办法,但两位君主却不采纳,所以郑国因此战败了,虞国因此灭亡了。所以《老子》说:“事情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未露苗头时容易想法处理。”
郑国和虢国灭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未雨绸缪防屋漏
我们常说:一枚硬币,有正反两个方面。这个道理,谁都懂的。但是,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可就不是黑白分明,正反清楚那么简单了。许多事情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谁都有理,倒是我们自己没理、没辙了。常常被弄到莫衷一是,难于抉择的地步。
就说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吧”,相信自己,不为外界所动,不为舆论所动,认定自己选准的方向走下去,才会闯出一条路子,才会有所成就,有所建树,否则,人云亦云,旁个儿稍一议论,略加评说,自己耳朵根子先倒软了,思想便动摇了,行动也就不那么坚定,患得患失,缩手缩脚了,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会善终,不会有好结果的。
毛主席早就说过:骑墙是不行的!
在这一点上,但丁的名言,“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是,波兰的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还有达●芬奇也说,“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道理”,似乎与此有针锋相对,背道而驰的意味。
那么,事情到底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呢?
认真征求大家的意见,虚心听取众人的议论,确实可以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是,这一切的工作,诸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究等等,都应该在决策之前进行完毕,然后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根据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未雨绸缪”,在阴雨天来临之前,提前修缮房屋的门窗、屋顶,以预防屋漏。我们决策之前,要提前充分分析所有的情况,综合众人的意见,科学决策,谨慎决策,确保不出纰漏,不出岔子。
一旦决策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坚定不移地执行决策,除非发生自然或者人为不可逆转的事情,一般不能轻易地改变决策。
朝令夕改,向来是被认为政策不稳定、思想不成熟,没有一个明确前进方向的表现。
光听蝼蛄听,还能不种庄稼?庄稼人都知道几句刺耳的声音,不和谐的动作,于大局无碍,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大政方针。我们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摇摆,可就要招人耻笑了。
当然,决策确定之后,我们一般不要轻易改变,不意味着决策就是铁板一块,修改不得。如果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中出现了重大的转变,我们还是应该如原来慎重作出决策一样,修改、完善决策。房屋漏了,我们不能因为刚刚修缮过,就任其透风漏雨。那样做,是傻子。
塞纳尔先生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相信一切人,也不能怀疑一切人,同样道理,我们不能一味相信自己,也不能时时怀疑自己。总之,我们不能自轻自贱,也不能自负自大,这中间的度,靠我们自己去把握。
所以,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这谋事的人,非常关键。谋事就要提前充分准备,深谋远虑,预防天雨屋漏;谋事就要随机应变,如果天雨屋漏,及时修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一个和暖舒适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