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张晓风专辑*代表作: 科幻短篇:《潘渡娜》*
散文: 《步下红毯之后》
线上散文作品阅读 小说
白手 帕、 红手帕之 梅、兰、竹、菊
科幻
潘渡娜*
散文
初雪 孤意与深情 她曾教过我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那部车子
绿色的书筒 爱情篇 饮啄篇 衣履篇 春之怀古
步下红毯之后 圣经之拓片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只因为年轻啊 地毯的那一端
大型家家酒 花之笔记 经典散文集
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 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蒙田指出:"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便学生养成"完美的判断力"。在蒙田看来,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对此他曾反复地、详尽地作了论述。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善的知识,这只是把别人要求记住的东西保持在记忆里罢了。"学生不仅要记住老师的话,更要领会老师所讲内容的精神实质,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学生要学会把别人的知识通过理解和吸收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对此,蒙田还把学习比喻为人吃东西,他说,"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 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我不到什么东西。"学习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所以蒙田说,"我希望做教师的便他的学生谨慎地、严密地吸取一切东西,决不要相信只凭权威或未经考察的东西。…¨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向他提出,如果他有能力,他将区别真理与谬误。"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仅仅进行书本学习是贫乏的。"学生要和别人交谈来往,出国旅行,观察各种奇异的事物,总之,要把世界作为"书房",从而扩大视野;如困守一处,就会眼光短浅。 4、要因材施教。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 "获得良好的结果或达到完善的境地而要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此,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他说:"教师最好先让孩子在他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他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后方能适应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就常会坏事。"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忌事事处处包办代替。蒙田要求教师有时候给学生"开条路",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开路"。他说。"我不希望导师独自去发明,只是他一个人讲话,而应该容许学生有讲话的机会 。" 6、多练习。蒙田指出,人们要想学跳舞,不能只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学习也是一样,对所学的知识要多运用。蒙田说:"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蒙田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