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存在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16分,它将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ν。百科上这样说,中子星是中子构成的,那它的寿命不会只有16分吧?中子星的外壳为固体而且密度极大,用这样的外壳做材料比钢铁耐用多了,这个想法可行吗?
參考答案:应该不可以
"它的外层为固体外壳,厚约1千米,密度为100万~1亿吨/厘米"
中子星的外壳
中子星是一种比白矮星密度更大的恒星,主要是由中子以及少量的质子、电子所组成的超密恒星。1932年发现中子后不久,朗道就提出可能存在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34年巴德和兹威基也分别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而且指出中子星可能产生于超新星爆发。1967年英国射电天文学家休伊什和贝尔等发现了脉冲星。不久,就确认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它的外层为固体外壳,厚约1千米,密度为100万~1亿吨/厘米3,主要是由各种原子核组成的点阵结构和自由电子气。外壳内是一层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流体,其密度大约为1亿~10亿吨/厘米3,在这一层中还有少量的质子、电子和μ介子。对于中子星中心部分的密度高达10亿吨/厘米3以上的物态,目前还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超子(一种质量大于核子质量的粒子)流体;
(2)是固态的中子核心;
(3)是中子流体中的π介子凝聚。子、电子和μ介子凝聚。
中子星不仅密度高达1亿吨每立方厘米以上,而且它的磁场强度也高达1亿特斯拉以上。中子星的体积很小,它的半径的典型值约为10千米,质量下限约为0.1太阳质量,上限为1.5~2个太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