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暴君
在被掩盖的历史真相中,在需要揭露的历史问题中,30年代和40年代末、SO年代初的大清洗可以说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历史中“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应该被恢复和填补,这不是偶然的。试想,为什么会有“被遗忘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空白点”?就是因为这些人物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后被枪决了,被赶出了历史,因而造成了“空白点”。简言之,这些“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主要是由“大清洗”造成的。
这些被清洗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百二百,甚至不是十万百万。究竟有多少人被害,现在还不得而知。确切的数字恐怕还要历史学家去考订。但据苏联一些人士估计,数目是十分惊人的。譬如,苏联一位诗人安德烈·沃兹涅先斯基1987年12月22日在电视节目里说,他估计斯大林时期的被害人至少有1500万。如果加上进劳改营、流放、剥夺自由等其他形式的迫害,数目就更要大得多。譬如,据一位接近官方档案的作家尤利安·谢苗诺夫在《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上发表的数字,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前,有120O万人被关在劳改营中,如加上流放和其他形式的处罚,则有约7400万人。这些数字是否完全确凿,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考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清洗”涉及的面极广,仅被处死的就不计其数。而事实已经证明,这些遭到清洗处死的是无辜的冤死者。
“大清洗”的对象主要不是普通老百姓,从党的高层领导,到军队、共青团、职工会、科学界、文化艺术界、经济界……各行各业,尤其是其中的优秀分子,许多都遭到了镇压。譬如,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称为“胜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杀。这样惨重的损失对军队造成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
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是同党内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年代三次重大的党内斗争,即1923—1926年同托洛茨基的斗争;1925—1927年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的斗争;1928—1929年同布哈林、李可夫的斗争,或称“反右倾斗争”,同30年代后期的“镇压运动”直接有关。“大清洗”是从1934年12月基洛夫遇害以后开始的,实际进行主要是在1936—1938年。
且不说基洛夫被刺案本身疑窦重重,有许多迹象表明同斯大林有关。就从后来事件发生的实际进程来说,基洛夫被刺案很快被用来作为镇压斯大林在20年代党内斗争中的老对手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的借口。基洛夫被刺被说成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干的。从这里开始,许多骇人听闻、难以想象的罪名被加到过去的反对派头上。大家知道,在30年代大清洗时期,在莫斯科举行了三次举世瞩目的大审判。这可以说是这次大清洗的主要标记。第一次是在1936年8月,被审的是所谓“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阴谋集团,季诺维也夫等16人被枪决。第二次在1937年1月,被审的是所谓的反革命组织“平行总部”,拉狄克、皮达可夫等17人被处死。第三次在1938年3月,被审的是所谓“右派托洛茨基集团”,布哈林,李可夫等21人被枪决。1937年6月,还审判了一批著名红军将领(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等8人),罪名是参加“反苏托洛茨基军事组织”。可以看得很清楚,所有这些受害者的主要罪名都同过去的反对派有关,特别是同托洛茨基有关(托洛茨基因为1929年被驱逐出苏联,因而只能缺席审判,无法把他枪毙,但他后来在1940年也在墨西哥被暗杀了)。当然,另外还有一个罪名是外国间谍,这是为了加重罪行。
当然,在大清洗中被害的,绝不仅止于过去的反对派或同反对派有牵连的人。在大清洗疯狂进行、法制破坏殆尽、人民的权利毫无保障的情况下,什么坏事不能发生?对大清洗表示怀疑、不愿积极跟着跑的许多干部,敢于坚持原则、不愿人云亦云的许多党员也都遭了殃。而别有用心的人的告密、诽谤,有野心的人的抉嫌报复、剪除比自己强的竞争者,以及奸佞小人陷害忠良、仗势害人的种种罪恶行径,更是层出不穷。加上一人遭殃,祸及九族,这样被镇压的人数自然越来越多。然而,总的说来,这次大清洗的主调还是要消灭党内的反对派和潜在的对手,还是同党内斗争有关,主要是同党的领导层的斗争有关。其结果,许多老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战友被从肉体上消灭。列宁参加的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十一大,1922年召开)选出的26名中央委员中,有17人在大清洗中被处决、暗杀和流放。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5年,联共(布)中央先后选出的31名政治局委员中,有2O人死于党内斗争。
这难道是“肃反运动”?有谁能相信,这些老布尔什维克、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出生人死的革命者,到30年代统统成了反革命分子?特别是大清洗发生在1936年以后,那时20年代的党内反对派首领都已经公开承认错误,苏联也已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称“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反革命分子反而格外猖獗?这是说不通的。
因此,就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30年代的大清洗也绝不是一般所说的“肃反运动”,不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有不少反革命分子在进行破坏活动,需要发动一场运动去肃清他们,而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当然,关于30年代的大清洗,在苏联也是刚刚开始揭开内幕,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有一点似乎是比较清楚的,即无论是基洛夫的被暗杀,还是以后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都是有明确的预定目标的,那就是要彻底消灭潜在的对手和反对派。大清洗中的无数冤假错案,并不是简单地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而是有意制造出来的。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报告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们现在知道,对许多党的领导人和政治家、对许多共产党员和非党人士、对经济工作者和军人、对科学家和文化人士的政治控制和镇压措施,是精心策划的伪造的结果。”
至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清洗,当时虽然已经没有2O—3O年代的党内反对派,但也绝不是一般的“肃反运动”。这时期主要是两大案件,一是所谓“列宁格勒案件”,被害的是当时身居要职并有上升趋势的很有威信又很有主见的干部。这样的干部要被剪除是不难理解的。至于另一起所谓“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则是一件典型的诬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