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想了解学习烧碱行业知识 进行行业分析 需要各位大虾帮忙~~~先谢谢了~
例如:生产原料 工艺 产供销 行业细分 主要生产区域 产品用途
參考答案: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分子量:39.997
物理化学性质:本产品属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常温下30%的烧碱为液体。与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腐蚀金属,浸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用途:广泛应用于洗涤剂、肥皂、造纸、印染、纺织、医药、染料、金属制品、基本化工及有机化工工业。
氯碱工业生产原料及工艺:主要是盐水通过电解,就是粗盐NaCl溶解在水里,加入NaCO3,NaOH等除去
粗盐中的Ga离子和Mg离子,通常NaCl浓度达到315g/l以上326以下,再通过预热温度达到75到85摄氏度。
然后直流电通过电解槽,电解,阴极产生H2,阳极产生Cl2;出来的电解液就是NaOH溶液了,然后根据需要
要蒸发到需要浓度。
产生的NaOH溶液就按需求方需要的浓度卖出,产生的H2和Cl2一般卖出一些,但一般氯碱都有一些附加后期
工厂,用来生产聚氯乙烯,还有漂白粉,就是自产自购。
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从形态上可分为液体烧碱(简称液碱) 和固体烧碱(简称固碱) 两种,而从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上又可分为30%液碱、32 %液碱、42 %液碱、45 %液碱、50 %液碱等和73 %固碱、95 %固碱、96 %固碱、99 %固碱、99. 5 %固碱等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印染、医药、冶金、电力等部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烧碱主要生产国(2004年烧碱年产能力1196万吨) ,商品量略有剩余,每年出口30多万t烧碱供应国际市场。
国内烧碱生产与市场现状
1、烧碱生产与产量
全国共有190多个烧碱生产企业,遍布国内30 个省、市、自治区。我国烧碱生产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关键技术大都依靠进口的缺点,因此产品的竞争力弱。近几年,随着企业间兼并、重组及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烧碱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共有20 多个企业 。
2003年国内共有190 家企业生产烧碱,平均产量为4.94 万t,其中:10万t以上的有24 家,合计产量为397。14 万t,占42%。2004年10月底,全国已形成烧碱年产能力1196万吨,2004年实际增加产能174万吨,受电力、原盐供应紧张影响,新增产能不能全部达产,2004全年实际增加产量约105万吨。预计2005年将达1400 万tPa,到2005 年下半年增产幅度会趋平稳,2010年前有扩产计划的企业共91家,将新增产能633万吨(含规划项目128万吨/年)。
目前市场消费结构及比例烧碱的消费领域主要为轻工、化工、纺织,这三大行业每年消费的烧碱量约占总量的76 % ,其余领域包括医药、冶金、军工、环保等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耗碱行业的发展也发生很大变化,轻工、纺织行业呈下降趋势,医药、精细化工、环保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
2、烧碱进、出口情况及表观消费量
进出口方面目前由于国内企业缺乏大型液碱贮运设施,国内烧碱的出口量并不大。液碱出口量较大的企业是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石化股份公司氯碱厂,固、片碱出口主要集中在天津和四川。近几年我国烧碱进口量、出口量和表观消费量见下表。
近几年我国烧碱进口量、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
年份 产量万t 进口量万t 出口量万t 库存万t 表观消费量万t 表观消费量增长率P%
1999 年 572 2. 40 22. 00 20 532.00 —
2000 年 667 2. 59 17. 50 10 642.00 20. 68
2001 年 738 1. 69 41. 05 8 690. 63 7. 50
2002 年 827 11. 48 37. 85 15 785. 63 14. 38
2003 年 939 10. 53 37. 30 17 895. 23 13. 40
2004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GDP增长率达到9.5%,根据中国石化协会的统计,烧碱的表观需求量同比增长14.2%。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市场情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各地氯碱发展不均衡,氯碱下游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对氯气需求旺盛的地区,发展速度较快。在企业做大、做强思路的指导下,近几年国内烧碱产量迅速增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资本投资氯碱行业,又兴起了新一轮的氯碱投资热潮。
总的看来,目前在各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我国烧碱市场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价格相对稳定,波动不大,每年虽出口部分烧碱以缓解国内市场,但今后一段时间内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存在。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趋向于国际化,亚太地区过剩的烧碱开始寻找出路,竞争将会空前激烈。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关耗碱项目的引进与开发、世界加工工厂的优势以及PVC 等耗氯产品需求旺盛的强劲带动下,烧碱产量迅速提高,市场容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3、烧碱市场走势分析
近几年全球烧碱总体走势平稳,价格起伏不大;2000 年国内市场供求平衡,价格稳定。进入2001年,国际市场逐渐回升,尤其是受欧洲市场的拉动,国内烧碱出口呈现良好态势,出口量为41. 05 万t ,达历史最好水平,国内烧碱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到2002 年,氯碱企业纷纷扩产,市场投放量大幅增加,产品供大于求,致使价格快速下滑,6月份跌入谷底,之后又开始反弹,美国九·一一事件的发生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 烧碱市场相应受挫。2003 年国内、国际市场低迷,直至下半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并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烧碱市场才走出低谷。近期,由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复苏,烧碱价格快速上涨。近几年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烧碱需求疲软,价格低迷,但2004年国内市场烧碱价格逐步攀升。一季度受春运影响,价格先是惯性下滑,后止跌企稳;二季度随着下游需求回升,价格先触底反弹,后小幅波动;2004年下半年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新高。
市场预测与发展分析
1、2005年烧碱市场预测
预测2005年国内市场烧碱销量将继续增加
一是在下游行业中,氧化铝、粘胶纤维、造纸、染料等主要耗碱行业将延续旺盛的需求态势。据预测,全国烧碱消费总量,2005年为1051万吨,2006年为1150万吨,2007年为1255万吨,2008年为1367万吨,2009年为1485万吨,2010年为1611万吨。
二是受运输制约,液碱区域市场特征明显。目前使用的液碱汽车槽车运输能力已减少50%以上,预计靠汽车运输的用户液碱用量将萎缩。公路运输紧张局势,又会影响到水运、铁运,使运输费用全面提升,从而促使液碱呈明显的区域市场特征。
三是从经济运行趋势分析,水、电、气、煤、原盐资源紧张状况今年难改,能源和原材料将继续紧缺,价格也将居高不下。预计2005年纯碱耗盐1393万吨,烧碱耗盐1184万吨。从原盐产能看,是大于需求的。但由于海盐要到中春才能收盐,加上有些海盐产区受灾以及有些项目在下半年投产,目前存在蓄意储盐现象。因此,在原盐形成能力前,今年上半年,仍将暂时出现盐产品供应紧张局面,原盐价格也将保持高位,进口盐用量将加大。原材料价格在2005年延续涨价态势,烧碱生产部分利润将被原材料涨价因素蚕食,综合收益将出现回落。
四是烧碱与氯气的平衡问题始终是氯碱工业发展的恒定矛盾。电解盐水溶液时,按固定质量比例(1∶0.88∶0.025)同时产出烧碱和氯气、氢气,对烧碱和氯气的需求结构不一定符合烧碱和氯气的供给结构,因此出现了烧碱和氯气的供需平衡问题。由于液氯及其衍生物是氯碱企业的利润源泉,氯产品市场波动会直接牵动烧碱价格起伏和装置开工情况。
五是隔膜电解槽技改后,产量将增加。全国隔膜碱产量占烧碱总产量的67%左右。目前有许多氯碱企业采用扩张阳极改性隔膜技术,生产电流由47千安提高到53千安,每吨隔膜碱可节电70~140千瓦时,产量提高10%左右,预计2005年全国可增产近百万吨烧碱。
2、烧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烧碱作为高耗能的基础化工原料,受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很大,需求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从目前的投资状况看,全球范围内产品过剩和产品同质化趋势使烧碱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企业在得到氯的同时,又为烧碱的出路积极寻找对策,跨国化工巨头利用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将在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走规模化之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员,中国的氯碱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着眼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及市场竞争,成为我国氯碱企业的重要工作。未来的烧碱市场会呈现以下特点。
(1)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烧碱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预计2006 年中国烧碱生产能力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大烧碱生产国。近期大批化工巨头开始加大对华直接投资,全球化工基地的转移将会刺激国内烧碱消费量的增长,但生产能力增加过快会造成产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及分工,快速进入国际化市场,寻找稳定的客户资源,积极积累开发国际市场的经验,成为烧碱销售的重要战略。
(2) 区域化趋势
各地氯碱企业的发展、行业调整的变化、地区投资的发展、物流成本的影响,使得作为液体产品的烧碱的销售区域化明显,各地区价格差异明显,在区域市场内,各企业都将会加速培育自己的优势市场,提高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3) 市场供需压力大
随着新建、扩建烧碱生产装置的陆续投产,预计2005 年全国烧碱生产能力将达到1 400 万tPa ,过快的增长使产品在国内市场难以消化掉。而且随着PVC 等耗氯产品的发展,迫使烧碱产量急速增加,市场压力更大。
(4) 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是企业竞争的重要途径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氯碱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先进技术(如制离子交换膜的工艺) 还掌握在少数跨国企业手中。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主要在于成本的竞争,成本成为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5) 能源、原材料对烧碱的影响日趋重要
能源及原材料是影响烧碱市场的两个主要因素。原盐是烧碱生产的主要原料,占成本的17 %。同时,氯碱行业属高耗能行业,每生产1 t 隔膜碱耗电2 580 kW·h ,占成本的81 %;生产1t 离子膜碱耗电2 319 kW·h ,占成本的62 %。石油、原煤、原盐的供应及价格的走势将影响烧碱的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