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9日至21日,我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2006年省级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感受很多。细细品味,每节课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在《我与地坛》一课中,授课教师开始就以一句极具思想性的话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他说:“人只是一根芦苇,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也正是思想成就着人的伟大。”在讲到地坛的样子时,老师先领着同学找出了“坍圮”“剥蚀”等形容词,概括出了地坛的萧瑟落寞的景象。转而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经历或观察到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种感觉的理解。课堂立刻沸腾了,有的同学说,萧瑟是秋天在空中飘落、翻飞的树叶;有的说,落寞就是路尽头有人推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孤独走过的背影……学生的思维好像被点燃了一样,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对课文整个情感氛围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整节课,教师谈笑风生,深入浅出,学生则深深地陶醉在课堂中,整个气氛热烈而有序,着实让我这个坐在一旁的听众都有些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果然不假。
几堂优质课的问题设计也让我耳目一新,收获颇多。在《最后一片常青藤叶》一课中,授课老师上来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文章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说明。当很多同学都对苏艾的关心他人,贝尔曼的舍己为人纷纷发表意见时,授课教师又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人物----琼珊好像被大家忽略了,谁喜欢她?这个人物又在整篇文章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的设计独到而巧妙,既关注了一个平常易为老师、学生所忽略的环节,又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分析使学生对全文情节的发展有了整体性地把握。在讲到结尾部分时,授课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小说的结尾是否感到意外,为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大局观十分强,既带动了学生对全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进入文本思考,又抓住了小说阅读鉴赏的关键——人物和情节,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让我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学,在设计问题时,往往只关注于对局部细节的微观把握,而缺乏一种高屋建瓴似的宏观眼光。只有在设计问时做到以一问带动全篇,并引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思考,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这次省级优质课的观摩学习,我体会到,只有真正把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參考答案:语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