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单是“敦伦”就是做爱的委婉说法,出自周公之理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周公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公制定的婚仪亦渐废弛,孔子遂重修礼典。修到“士婚义”中“敦伦”一节时,他认为时过境迁,可以省掉。“六礼”于是产生。不过民间照旧把世代相传的葫芦瓢置于婚仪中。孔子又顺遂民意收葫芦瓢入礼书,称为“合卺”,不算婚仪中的正规礼器,而是夫妇“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后以酒漱口的器具。时间一久,不少人认为这是喝“同心酒”的器具;也有人仍学前辈的做法将其一仰一合地放着,哪里还知晓它的本义呢?
如果是“敦伦尽分”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敦伦尽分"与"敦伦"并不是一个意思.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印光大师关于学佛的开示,常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①四句。谓“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但自尽谊尽份,决不于谊份之外,有所觊觎。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份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西方。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②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不计他对我之尽份与否,我总要尽我之份。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份,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份,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③
“敦伦尽分”的“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学佛发蒙,当先明白做人的道理。以此为基,而后深信因果,防非止恶。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这是印光大师对于行门次第的阐述。是吾辈学人的净业明途。
作为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份。或沙门、或居士、或初机;亦或是尚未皈信之佛法爱好者。学佛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和方式,作适当的调适,以适应身份的不同。佛陀对此亦有很明确的阐述。
笔者在寺院作居士工作时。就曾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居士,片面苛求善缘,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家庭成员身上。搞得亲戚朋友意见很大。而这怨言却会直接导致对佛教的误解。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佛****充当着佛教名片的角色。我们的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印象。学佛是必要的,不过我们更要尽自己的本份,先把该尽的义务做好。比如,作为在家居士,要先把家庭照顾好,得到家里人的认同,然后再逐步进行佛教的学修。以此取得亲友的理解和好感。正如印光大师所说:“兄弟姐妹姑嫂儿孙,皆相观而善。从兹贤贤相继,则贤人多而坏人少,坏人亦可化为贤人善人。” ④这才是真正的弘扬和宣传佛教。
又比如新出家的沙弥,要先学习律仪和丛林规矩。等受戒并满了一定的戒腊后。方有资格去参禅、游方。这都是“敦伦尽分”的最佳体现。反之,不顾及自身的客观实际,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标新立异,任性妄为。那是我执在作祟。此即印光大师所训斥的:“但自尽谊尽份,决不于谊份之外,有所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