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小说中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时常都在哭.是当时男人比较脆弱,不在乎眼泪,还是扩张的写法呢?这样的叙述,是不是容易让人觉得那些大男人不够坚强了?
參考答案:罗老先生的三国人物常哭,不仅仅是刘备、曹操,其他人也哭,只是不比刘、曹之精彩罢了。何以对哭如此钟爱?我以为有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三国英雄之哭,有感情的真实流露,如刘备见大腿生髀肉而感慨命运多舛抱负无法实现时的泣;有政治斗争的需要,如诸葛亮吊孝周瑜(当然也是英雄惺惺相惜感情的流露);有奸雄之哭,如曹操;有天子之哭,如献帝;哭有号、有泣、有涕,有顿足、有仰天。正是这丰富多彩的哭让每一个人物形象变得更为丰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提刘备,大家就会想到哭,这也是成功的例子吧。
其次是为了更好的渲染氛围。三国中,英雄会哭,大家也哭,如三军皆泣、众人号啕之类。这些哭,自然是为了烘托当时的环境与气氛,给人以更深的艺术感染力。如刘备败走携百姓渡江时,捶胸顿足哭百姓为己而受哭,几欲投江,众百姓为之感动而皆大泣。试想象一下,大江呜咽,刘备号啕,百姓皆泣,又是何种情景?当时的氛围自然跃然纸上,人物形象自然也栩栩如生。
再次是为了文学作品的流传。我们知道,在民间<红楼梦>是不如三国、洗游流传的广的,何也?根本在于红楼所描绘的才子佳人谈情说赋的生活离百姓距离过于遥远,虽然它的文学价值高,但曲高和寡,只适合文学研究不适合百姓阅读的。而三国之类,更贴近于百姓生活,其中哭也是原因之一。三国人物不仅哭,甚至哭的比常人多比常人痛,会让大众觉得三国人物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化的形象,大众自然乐于接受并流传了。
一点浅薄认识,请勿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