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他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那种文言里的教育,但他的的确确的用一双手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四兄弟姐妹养大,现在哥哥姐姐都长大了,"飞"走了,剩我一人无怨无悔的独力供养双亲,现在我每天都努力的工作,我们三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我却常常没有能为年老的双亲带来更好的晚年而感到愧疚,不知道为什么,那是一种不可言喻的负罪感,随着自己年纪的增加,负罪感越强,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我这种想法正常吗?或许我该怎么想,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种莫名的困扰啊?
參考答案:是的,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这只能证明,在你的心里,你深深地了解到自我的生活环境,深深地了解到自己所能作的是什么。但是,在此我应该提醒你的是,你是在以自我的感受以及自我的理想去解释你的父母所希望的生活所定义的幸福的标准。对他们作得够不够,并不是靠你的主观去决定去定义,而是应该以他们的感受去决定。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那些情况,到底是因为你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上的享受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还是因为你的工作的关系无法让他们感受到一家团聚的喜悦?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你的父母,从来不会考虑到在你们的身上需要得到多少钱。他们现在的希望,只是你们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能力去营造自己的未来。他们不曾渴望着,在你们成年以后能够过怎么样怎么样的生活。如果按你的理解思路走下去,就会得到一个结论:生孩子是一种远期投资。呵呵,事实是如此么?不是,作为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的爱,都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责任,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让你们长大去高飞,而不是想着在他们人生路上希望因为拥有几个孩子而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怎么样的改变。你必须要明白以上这些道理,而且,我相信你也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人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幸福感。或者是因为你接触的人的生活与你相比让你感觉到自卑,或者是因为你对金钱的看法让你把幸福利益化,那么,在你的这一个层次能够给予的是什么就给予什么吧。同时,父母更喜欢的,感觉更快乐的,则是他们的孩子能够时常与他们聊聊天,沟通一下感情,让他们感受曾经的年轻,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在你们的心里还是那么疼你们的。而不是以一个孩子的主观上的感受去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叫幸福。我的母亲现在六十七岁了,我从来不会考虑到她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我知道,即使我让她过我所理解的那种幸福的生活,她不会认为她会幸福。我时常与她进行聊天,陪她去散步,听她年轻时的故事,听她的一切。以我用钱财买去看望她的东西相比,在这一些时候,她才表现出更大的幸福感,那种笑容,是比天上的太阳更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啊!!当青春不再的时候,我们不会再渴求着在物质上有更大的追求,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一种心理上的充实感,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而这一切,不是物质的,是亲情才能够给的。
你可以试着去听听那么多的老年人时常的心声:“一天三餐,饱了就行。如果孩子们天天在身边,聊聊天,那该多好咧。”这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无奈。但是,这是一个原则。不要因为自己的标准而让自己陷入一个泥塘之中,要相信,心灵的幸福,那才是世间最大的幸福。而不是,一种远期投资的心理。请不要用这样的观点去满足你的父母的你所谓的幸福,那么,他们,并不会有怎么样的幸福,而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