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
參考答案:前几段是毛泽东的
后面是斯诺的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世界东方舞起一条火龙,在陕北高原建立红色政权之际,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作为美国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奔赴陕北革命根据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真实情况,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海伦又两次重访中国,对中国人民倾注了深深的情感。海伦作为著名的美国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执著追求,笔耕不止,写出了《续西行漫记》《中国为民主奠基》《延安采访录》《我在中国的岁月》《毛泽东的故乡》等七十多部著作。海伦以无比崇高的思想追求,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光彩夺目的人格魅力,成为当代新闻工者的楷模和典范。
作为一位著名记者,海伦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她的心目中,人格至高无上,严肃的写作态度至关重要。她的言谈举止,无不显示光彩夺目的人格魅力。
“天地有正气,岿然见精神。”海伦投身正义事业,有主见,有独立性,思想敏锐,坦荡直率,令与她共事和认识她的人惊叹不已。她一生所表现出的那种无畏精神和非凡胆略,正是新闻工作者所要学习的精神和胆识。
海伦是一个强悍的女人,她连续不断地著书立说,为人类奉献硕果,努力使人生更有意义。她说道:“生命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生活。在斗争中死去,比躺在轻丝柔缎的床上病死、老死、要好一万倍。”正是这样的人生哲学,支撑着她走完了生命的整个历程。
古往今来,英杰哲睿大都是“淡泊以明志”,海伦也是如此。海伦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不为名,不图利,她把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中国革命,把筹措的资金全部用于创办“工合”和社会福利事业。在中国期间,她总是一味打扮斯诺,而自己却几乎没有添置一件衣服。1940年海伦离开中国时,她所带的东西,“衣服不多,资料和书籍却装了40只箱子”,爱美的海伦,竟然将资料和书籍看得比衣服更重要。海伦对来访的中国朋友倾吐肺腑之言:“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写下去。我不是为出版商而写, 而是为了年轻的一代。”“我写作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表达一个纯正美国人的思想感情。”“我的书都是珍贵的、有益的,但又是无利可图的。”海伦的晚年,仅靠领取保险金生活,每月收入只有300多美元。她写的书,在美国难以出版,加上又患心脏病,生活确实是很艰难的。然而,在这个生命力极强的老人身上,却没有悲怆和忧伤,只有坚定与自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曾打算以这样那样的方式给她以资助,但都被她婉言谢绝。1972年访华,她是卖了一幅挂毯作为路费的。1978年访华也是卖了两幅画作路费的。她一再表白:“从不接受任何政府或集团一分钱,如果接受了,我就失去了读者”。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曾筹集5000美元,作为1981年版《七十年代西行漫记》的稿酬送给海伦,她收下后又立转交给“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会”作为出版基金使用。
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在斗争中磨练意志,是海伦显著的个性特征。世界上有多少奔赴异国他乡的人,便有多少辛酸苦难的生命历程。从美国到中国,文化的差异和环境的不同,使海伦饱尝了人间苦涩,经受了人生磨难。海伦在北京崇文门居住时,由于支持学生运动,又去过陕北红区,险遭特务杀害。因为错杀邻居帕米拉·沃纳,海伦才幸免一难。1940年,斯诺因报道皖南事变被蒋介石驱逐出境,海伦也只好随丈夫返回美国。50年代,美国反动的麦卡锡主义横行,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敌视政策,海伦夫妇由于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遭受不白之冤,失去政治自由长达23年之久。这些遭遇,不仅没有使海伦畏惧,反而使她意志更加坚定。
斯诺夫妇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和中美人民的友好事业。在这崇高的事业中,海伦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实现了她的人生追求。
当斯诺情绪一度低沉,只想回美国时,海伦安慰他、鼓励他,使他看到新的希望,决定留在中国,以后又鼓励和支持斯诺成功地进行了陕北之行。在《西行漫记》写作过程中,海伦通力合作,整理斯诺采访回来的资料,说服斯诺保留了毛泽东自传体《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章,以后又补写了关于朱德和二、四方面军等史实,为该书提供了十多幅珍贵照片。与此同时,还操持家务,料理生活。《西行漫记》成为跨越时空的时代经典,海伦功不可没。实际上,《西行漫记》是斯诺夫妇共同奋斗的产物,《西行漫记》一书的作者,理应添上海伦·斯诺的名字。斯诺夫妇1949年离异后,海伦对斯诺也毫无怨言,看来她对那一段婚姻是满意的、留恋的。正由于她觉得那段婚姻胜过新的婚姻,她才十分珍重,把它埋藏在心灵深处,一直再未结婚。中国著名作家冰心在北京大学时与海伦夫妇是邻居,几十年后,冰心还赞扬海伦:“她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美国女人。她和埃德加·斯诺才均力敌,两个人都太强了。……埃德加·斯诺的事业,也就是海伦·福斯特·斯诺的事业。两个斯诺,在事业上是不可分的。”这样评价斯诺夫妇的婚姻应当说是贴切的、恰当的。海伦在人生重大问题上所表现的大度和宽容,也反映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
海伦的光辉业绩已永垂史册,当代新闻工作者要学习海伦的精神和品德,沿着海伦之路,矢志不渝,百折不回。
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堪萨斯城。他的先辈从北卡罗林纳向西迁徙到肯塔基,
随后进入堪萨斯地区。1928年,他开始漫游世界。他抵达上海,成为一名记者。此后有
13年未曾离开远东。在踏上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旅程之前,他的足迹已经踏遍西北的饥荒
地区。早在滇缅公路开通前十年就穿越了它所经过的路线,报道了1932年在上海不宣而
战的战争,并成为《星期六晚邮报》的一名记者。当时他已是孙中山夫人的朋友,结识
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1932年,他与妻子安家北京,住在燕京大学附近,该校是
美国传教士赞助而创办的第一流的基督教会学校。这对精力充沛、十分机警的年轻夫妇
,开始广泛地了解1935年底反对日本侵略的中国学生运动。他们学习汉文,不久就能较
流畅地说中国话了。此外,除在出版他记述日本侵略的《远东前线》一书之外,埃德加
-斯诺还编辑了一本现代中国短篇小说英译集--《活的中国》。
这样,在日本侵占满洲并向华北扩张的行径占据各报头条新闻的这段时期,这位年
轻的美国人不仅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事件,还对这些事件背后的中国爱国青年的思想和情
感有所触及。他以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博大的人类同情心,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中的
革命活动并能使用基本的中国话与他们交往的青年人。不仅如此,埃德加-斯诺还是一位
活动家,乐于推动有意义的事业,而不是一个纯被动的旁观者。尤其是他证明了自己是
一个热情求实的记者,并能正确评价这一时代的主流,用生动的色彩向美国读者大众描
绘它们。
1936年,他沿着美国越过太平洋向亚洲扩张的方向继续西行。这一扩张经过美国在
商业上、外交上和传教上经历一个世纪的努力达到了顶点。在这个世纪,美国与各通商
口岸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那里,外国人仍旧保留着他们的特权,传教士已把触角伸入
到中国腹地的广大农村,刺激和促进了现代化的初步尝试。本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的
基金会和传教士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通过在农业中采用科学技术来改造乡村生活
。同时,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留学归来的中国学生也加入了现代爱国者的行列,他们
越来越坚决地不惜代价抵抗日本的侵略。西方式的民族主义与作为现代化动力的西方科
学技术就这样在中国舞台上结合起来,这两种因素都是由美国的介入而刺激起来的。
尽管有这些发展,然而,在南京新的国民政府的主宰下的中国广大农村的那些令人
忧愤的严重问题也仅仅是刚开始被触及。由于日本侵略的干扰,蒋介石和国民党只专注
于以沿海通商口岸和长江下游省份为中心的防御,对于农村的革命变革几乎不予考虑或
无动于衷。此间1936年,人们只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赤匪”,没有一个西方观察者与
其领导人有过直接接触,或向外部世界报道过他们。事隔三分之一世纪之后,在我们看
来,当时几乎无人知晓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运动,这一点简直令人不可置信。当斯诺来
到它的司令部时,中国共产党已有了15年的历史,但20年代它所遭遇的灭顶之灾给它留
下的是动荡和虚弱。
1936年6月,当斯诺揣着孙中山夫人的介绍信启程前往地处西北被封锁的红区时,他
对中国状况和中国青年的思想感情的洞悉,使他具备了几乎是唯一能够去感受不断发展
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强大感染力。借助在西安的东北军的好意--该部已做好了与共
产党建立某种统一战线的思想准备--斯诺得以通过封锁线,到达共产党的首都保安(
在西北,它比后来的首都延安更僻远),会见了毛泽东,恰在此时,毛对于别人对他作
公开宣传也有思想准备。
1936年10月,斯诺离开被封锁的红区,他在那里度过了4个月,记录了毛泽东本人作
为一个革命家的生活事迹。斯诺给报纸撰文讲述了毛的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并于1937
年7月根据他的笔记,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不仅首次介绍了毛泽东与他的同事们
的有关历史及其出身,而且还指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运动的未来前景。更难能可贵的是
,埃德加-斯诺的这部书作为历史的记录和一种大趋向的预示,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