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系列地效飞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鹞”系列地效飞机

“鹞”式地效飞机原型机80年代初开始研制,89年通过国家试验,总设计师为中央水翼艇设计局的索科洛夫,由下诺夫哥罗德造船厂生产。该型机长73.8米,宽44米,高17米,速度55O公里/小时,航程5000公里,排水量37O~440吨,装三套KT-152二联装“白岭”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的发射由机载火控雷达控制。

“鹞”的民用改型包括已经研制出来的“救星”、正在研发的“救星-2”及“鹞-P”。搜索救援型“救星”用于跨洋搜寻航天器、飞机、海船、核潜艇、海上钻井平台遇难人员,其排水量为39O吨,最大航速5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450公里/小时,可载伤员150~500人,最大航程3000公里,机组乘员9人。“救星-2”排水量4O0吨,最大航速5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45O公里/小时,可载伤员30O-6O0人,最大航程45O0公里,机组乘员8人。

“鹞-P”用于中近海客运、货运及海鲜运输,其排水量、最大航速、巡航速度与“救星”相同,最大航程450O公里,可载472名旅客或九吨货物和12名机组乘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