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45年9月,美军要求研制T43运货车底盘并利用该底盘制造12人的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1946年4月,研制T43运货车结束称T43E1。1946年9月美军又批准利用该车底盘研制、设计T18多用途装甲车并由万国收割机公司制造了4辆样车,分别称T18和T18E1。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武器安装方式不同,T18型车开始未装武器,但后来在车长位置两侧安装了12.7mm遥控机枪;T18E1型车原在车长位置两侧安装12.7mm遥控机枪,而后来又改装成1挺带环形架的12.7mm遥控机枪;T18E1型车原在车长位置两侧安装12.7mm遥控机枪,而后来又改装成1挺带环形架的12.7mm机枪。
1951年1月,T18和T18E1多用途装甲车改名为履带式步兵装甲车。1952年12月,美国陆军决定装备T18E1车,并定名为M75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1951~1954年2月,万国收割机公司共制造该车1729辆。50年代末,该车被M59型车取代,其中大多数转交比利时陆军装备。目前,该车在比利时也逐渐被装甲步兵战车和M113A2装甲人员输送车取代。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是全封闭的焊接和铸钢结构。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动力舱在其右侧,他的单扇舱盖能向右旋转打开,盖的前边装有4个M17潜望镜。
该车许多部件,如发动机(没有M41型坦克上的增压器)和履带等均与M41轻型坦克相同。
整体式动力装置安装在车体支架上。维修和更换时可由车体前上装甲板中间的大窗口吊出。排气管出口位于该窗口顶上,其走向与车体前端平行。
车长指挥塔上装有6个观察镜,指挥塔上部转动部分可手动旋转360-,并有向后开的单扇舱盖。M2HB式12.7mm机枪枢轴式安装在舱口,俯仰范围为-25-~+45。
10名步兵坐在车体后部的载员舱内,出入车辆通过车尾的两扇门,门枢在中央,舱的顶部也有舱口。
该车采用扭杆悬挂,有5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居后,3个托带轮。T91E3型履带装有可更换的橡胶衬垫,每条履带有70块履带板。
该车的生产型车也略有不同,如部分车的顶装甲厚9.5mm,第一和第五负重轮装有减振器,顶部有2个舱口,每个舱口的舱盖有3个开启位置;而另一部分车的顶装甲厚12.7mm,第一、四和五负重轮处装有减振器,顶部有2个舱口,每个舱口有1个可打开的舱盖。
该车不是水陆两用车辆,无三防装置,多数车上装有主动红外驾驶仪。
性能数据
型号M75
乘员+载员2+10人
战斗全重18828kg
净重16632kg
单位功率11.52kW/t
单位压力55.9kPa
车长5.193m
车宽2.844m
车高
包括机枪3.041m
至指挥塔顶2.775m
车底距地高0.457m
履带着地长3.048m
履带中心距2.209m
履带宽533mm
公路最大速度71km/h
燃料储备568L
最大行程185km
涉水深
无准备1.219m
有准备2.032m
爬坡度60%
攀垂直墙高0.457m
越壕宽1.676m
最小转向半径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大陆(Continental)公司
型号AO-895-4
类型6缸风冷汽油机
功率/转速2;W/26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阿里逊分部
(GeneralMotorsCorporation,
AllisonDivision)
型号CD-500-4
类型十字传动
前进档数2
悬挂装置类型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12.7mm/机枪
烟幕弹发射器无
机枪弹基数1800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
车体前上部均质/12.7mm/17-
车体前下部均质/15.9mm/58-
侧部均质/15.9mm
顶部均质/9.5mm或12.7mm
底部均质/25.4mm
尾部均质/12.7mm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型号2个/12V/6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