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承曜
性别 男
职称 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所获得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年7月-1998年7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001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教师。
学术和社会兼职 2001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人员。
讲授课程 货币银行学;
投资学;
公司理财;
固定收益证券。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学研究方向 利率政策;
金融学;
固定收益证券。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专著:《国债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材(专著):《固定收益证券》, 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译著:《公共财政和公共选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论文:
1、“银行监管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管理世界》,2007年6月
2、“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协调配合:一个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博弈模型”,《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3、“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约因素与解决思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9月
4、“银行公司治理、外部监管与管理层报酬”《中国金融》,2007年6月
5、“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我国储蓄国债的问题和对策” 《财政研究》2004年7期
7、“促进经济增长的利率政策”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3月
8、“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0期
9、“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回顾和实证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关于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考察” 《财政研究》2002年11期
11、“中国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2、通货紧缩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收录于《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