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男,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高教工作。1990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被评为教授。1996年任湘潭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书记,1998年任湘潭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2001年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2004年任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4年被选为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研究方向
明清文学、古代诗学
获奖情况
2002年、2003年分别获得湘潭大学优秀教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科研成果
出版有学术专著《清代诗学主潮研究》。参编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诗道——中国古代韵文艺术体系研究》、《大学语文》、《中国历代公文选》等。在《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河南师大学报》、《辽宁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和大学学报发表了《清代诗学的话语分析》、《论诗薮的诗论主张》、《论郑板桥的多重人格》、《格调说的宗古倾向》、《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说》、《郑板桥与性灵文学》、《试论袁枚性灵说的历史意义》、《格调说的文体学意义》、《格调说的文化底蕴》、《谈神韵诗的空白》、《神韵说的生命意识》、《李东阳的格调思想》、《肌理说与清代学术》、《性灵说与文学解放》、《袁枚诗略论》等论文20多篇。
科研项目
主持了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诗学话语研究”,主持了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清代诗学研究”。参与承担了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韵文质素传播接受史与中国韵文学之构建”,参与承担了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古代韵文艺术体系研究”(独立承担了子项目“中国古代韵文理论重要范畴研究”)。还参与承担了省教改项目“高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语文》编写”,参与承担了国家教育部教改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社会兼职
现任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学位点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男,忠县两河乡人,硕士,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 ,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主任,重庆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检案工作。历年来承担法医学教学工作,法医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传授法医学新进展,教学效果好。完成法医学活体检案数千例,法医尸体病理检验数百例,法医毒物毒理学、法医物证、亲子鉴定、法医人类学(碎尸,无名尸案数百例);并承担了许多市内外疑难案件的会诊坚定,无一例失误,受到政法机关、人民群众的好评。
自主持法医教研室及重庆法医验伤所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和业务开展良好。从1998年自筹资金在重庆地区开展DNA检验工作,填补了重庆地区这一高技术领域的空白,为重庆市法制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学术与社会兼职:
1、 中国高等医学法医学研究会理事
2、 四川省法医学会常务理事
3、 重庆市坚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坚定组成员
4、 重庆市检察院专家咨询组成员
5、 重庆市医疗事故技术坚定委员专家组成员
6、 重庆市高等院校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7、 中国、重庆及四川法医学会会员
获奖情况:
1、《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中ABH物质分布与应用研究》1997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
奖。
2、《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中ABH质分布与定位研究》获得四川省科协1991199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四篇优秀论文之一)
参编教材:
1、《法医学》教材 吴家马文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年(编委)
2、《法医学(第二版)》教材 吴家马文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年(编委)
3、《法医学》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编委)
发表论文:
1、正常人体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检测及意义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1)
2、法医DNA分型的可重复性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8(1)
3、中国,泰国,德国四个群体D12S391STR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二卷:1999合作
4、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一卷:1997(1)
5、电击伤与电击死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一卷:1997(1)
6、231例急死的法医学分析 全国法医学病理学术交流会:2001(1)
7、11例电击死的法医学分析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三卷:2001(1)
8、中国汉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9(2)
9、陈旧骨骼的法医学检验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二卷1999(2)
10、重庆地区汉族群众五个STR基因位点频率分布及其法医学应用。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三卷2001(1)
11、电损伤与烧伤皮肤上皮细胞极性化机制及形态学定量研究(特发表)(1)
12、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细胞运动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三卷:2001
13、桥脑中央髓鞘溶解5例临床分析 中华神经杂志2001
1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血药浓度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
15、早期生长的基因Egr-1的研究及其在法医学中应用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四卷
16、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特点、趋势重庆司法鉴定杂志2003
17、病毒唑、磷霉素钠过敏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四卷
18、316例急死的法医学分析 法律与医学杂志
南充一中教师男,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充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务处主任,现任教南充一中老校区火箭班。顺庆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顺庆区高中语文教师考调评委,顺庆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充市中学语文学会会员,南充市中心语文教研组核心成员,南充市青年骨干教师;四川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全国作文大赛专家组评审委员会委员。所教学生历届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数人进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深造。曾获顺庆区高中语文竞教第一名,南充市学科竞教一等奖。指导学生申红梅在第13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大奖,并被授予“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十余篇教学教研文章分别刊载于国家级、省级学术杂志上,多篇论文荣获省、市一等奖,并有近百篇新闻、报道散见于各大媒体。
男,1963年出生,湖南涟源人。现任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 长兼秘书长。199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出版有学术专著《清代诗学主潮研究》,参编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诗道——中国古代韵文艺术体系研究》、《大学语文》、《中国历代公文选》等。在《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河南师大学报》、《辽宁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和大学学报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清代崇宋派诗歌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诗学话语研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清代诗学研究”。参与承担了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韵文质素传播接受史与中国韵文学之构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古代韵文艺术体系研究”(独立承担了子项目“中国古代韵文理论重要范畴研究”)。还参与承担了省教改项目“高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语文》编写”,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研究国家教育部教改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术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古代诗学。
李剑波,男,14岁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男,14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民族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2008年5月12日,地震时,李剑波的座位离教室门口很近,他完全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可他却退到门边,不断地把同学推出教室。当他回头看到同桌还躺在教室、满脸是血时,立即背起同学冲向操场。几秒钟后,教学楼的走廊垮塌。随后,李剑波组织12个高个子男生组成担架队,把受伤的同学一个个送到医疗点,帮着消毒、包扎。最后一个同学的伤口包扎好后,他又不顾余震危险,与男老师一起搬运食品,在学校操场上搭建帐篷。
“震后七八天时间里,李剑波一直没有停止搜救伤员和给操场上的群众服务。”语文老师刘福音说。刚把学校的伤员从医疗点送回来,李剑波马上带上几名男同学,到乡政府等地找了一些食品、水和篷布,搬到了学校操场上。然后,他们开始帮助老师搭简易帐篷。从地震发生时一直到当晚十二时,一直没见李剑波吃过一口饭。深夜,李剑波还主动要求帮助老师执勤,巡逻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李剑波与部分师生到两里外的"温井子"挑水、到山上拾柴,使700多名同学喝上了热粥。下午,他自发组织同学到废墟中救人,与一位母亲合力救出她的儿子,又与十几名同学救出一位同学的妈妈。
李剑波坚持救人和服务灾区群众一直到5月18日,直到家人把他叫回绵阳市。回到绵阳,他已成了“黑人”。“李剑波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非常镇定、勇敢和顽强。”班主任李生奎由衷地赞赏李剑波。
李剑波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日前,他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