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太古代简介始太古代(Eoarchean Era)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所属国际地层委员会,在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中将地质时期中距今约3800百万年前——距今约3600百万年前的,这一时段划归始太古代(Eoarchean Era)。
始太古代是处在冥古宙最后一个时期早雨海代之后,是太古宙第一个时期,在古太古代之前。
始太古代地质
始太古代期间形成的地层称始太古界(Eoarchaean Erathem)。
一般认为最原始的地壳形成于距今46亿年左右,从45亿年开始,在地球的原始地壳上开始逐步形成水,到40亿年左右原始的水圈可能已具雏形,同时出现了最早的沉积,逐步形成地壳的沉积圈。但至今保留下来的始太古代沉积物仅在少数古陆核有发现,如西格陵兰阿米索克片麻岩和依苏亚沉积变质表壳岩,它们记录了始太古代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及变质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
另外还有加拿大艾伯塔省西部的阿卡斯塔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南非巴布顿绿岩基底的安得森片麻岩。中国华北地台区鞍山附近白家坟38亿年的花岗质糜棱岩和冀东黄柏峪的曹庄岩组铬云母石英岩(其中的残余锆石年龄为38亿年)为其代表。[1]
始太古代生物进化始太古代中的原核生物——细菌与古菌,进一步进化,为生物的下一步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在太古宙的下一个时期——古太古代中进化出现了蓝绿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