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乡位于宣威市东北部云贵两省交界。东南沿清水河与贵州省水城县分界,南沿姬都大山、文家口子与宝山镇接壤,西沿涧水海梁子与宝山镇及文兴乡毗邻,北及东北沿泥猪河(可渡河下游)与贵州水城县分界。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
该乡属山区。乡政府驻地普立村,距县城70公里。普立彝语为普鲁着,含义为彝族普鲁家的住处,汉语记为普立,行政区划以普立为名。 全境略似扇形,最高点为西沿涧水海梁子,主峰海拔2715.9米,最低处为腊龙村岔河,海拔920米,此亦为宣威市最低海拔。海拔高差近处1800米,致使全乡立体气候较为明显,每年粮食作物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风灾、洪灾和冰雹灾的袭击。
普立乡气候基本上属温带气候,立体特征明显,高山深谷,气候差异大,少量河谷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度,最冷月报12月至1月为方便用户度,最热月5月至7月为20度。极端高温28度。极端低温零下5度。无霜期200天,平均降雨180天,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年平均大风日15天。春季潮润,夏季多雨,秋天多阴雾,冬季低温,雪凌大,四季分明。
矿藏主要有锰,在格学窄角大山一带,六十年代探明藏量力441万吨,经过多年的开采,现藏量已不多。境内植物品种繁多,野生动物最具代表性的是猴群,共有140多只。粮食作物主要品种为玉米/洋芋、大麦、小麦;经济作物主要为生姜、烤烟;森林覆盖率52.9%,多为灌木林和部分幼林、中林,林产以土漆较著名;家庭副业以养猪、养鸡为普遍。1996年,云南省列普立乡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普立乡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喂猪和外出打工。
普立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145个自然村,9789户,40416人,其中农业人口39376人,非农业人口1040人,男21688人,女187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1人;全乡总面积170.20平方公里,耕地2.76万亩,其中水田810亩,旱地2.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7亩。
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978.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11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8万元,农业总产值596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0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7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58万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980万亩,总产量1219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9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560亩,其中烤烟3750亩,产量63万斤,生姜1850亩,产量2072吨。年末大牲畜存栏6848头,出栏210头,生猪存栏27338头,出栏26011头,山、绵羊存栏3138只,肉类总产量3245吨。
全乡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1526人;有小学47所(含村小点),在校学生43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4%,有教职工311人,其中公办教师267人,代课教师27人,工人17人,合格率93%以上。有卫生院1个,下设2个门诊,有医务人员17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有病床16张;有合作医疗卫生所12所,医护人员35人。有文化站1个,卡拉OK厅1个,休闲茶室5个,图书阅览室14个,有图书2万余册。有广播电视站1个,开通40套闭路电视网络610台,“村村通”有线电视2座。有7个村开通程控电话,现全乡安装程控电话448部。